刘季得知到要把顾言除名的命令之后,他很委屈,但是无可奈何。
这只亭长的小胳膊也拗不过县令的大腿。
他只是愤恨的说了一句,“若有一朝我得势,先杀县令,再斩顾言。”
他身旁的兄弟都笑了笑,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刘季的无能狂怒。
都已经四十多岁了,还要去修皇陵,能不能活着回来还不知道呢,哪里还有什么得势的希望。
他能娶到媳妇,都是运气好,遇到了一个神神叨叨的吕老太公。
刘季就这样一腔怨恨的带着几百弟兄,出了城,一路向东,向咸阳的方向走去。
他这一走,顾言也要准备自已的事情了。
他说书的频率开始频繁增加了。
而且讲的剧情也愈发大胆,把水浒传也改的面目全非。
他讲,各路英雄好汉汇聚梁山之后,大碗吃酒,大碗吃肉,大秤分金银。
整日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结果没过多久,突然之间,山下传来了消息,说是有一个叫方腊的,喊了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后揭竿而起,要把齐国的贵族统治给推翻。
这个消息传到梁山之后,梁山众人都很激动,他们纷纷找到了宋江。
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劝宋江带着弟兄们一起去造反。
宋江却很犹豫,他道:“兄弟们,咱们现在挺快活的,若是造反的话,失败了那就是反贼了,朝廷不会放过咱们的。”
李逵:“大哥,失败了才是造反,成功了就是王侯将相了,到时候,大哥你当王,咱们兄弟们世代公卿。”
“可是咱们真给朝廷的军队打起来,弟兄们会有生命之忧呀。”
“哼!也许我们会死,但该死的绝对不是我们,是那些王公贵族。”
接下来就是梁山兄弟下山,一路攻城拔寨的故事。
这一段故事,顾言讲的有些磕巴,不是很流畅,因为水浒传里就没有这剧情,他是自已瞎编的。
可沛县的百姓们依旧是听的津津有味,他们从来就没有听过这样的事儿。
这也正常,因为在华夏历史中,陈胜吴广喊那一嗓子之前,就没有造反这一说。
大家早就习惯这样的阶级统治,贵族当官的骑在百姓的头上。
他们从来没想过,百姓还可以通过暴力手段把那些贵族骑在脚下。
所以最近这些日子,这沛县的百姓走在街上的时候,看到那些百姓的时候,心中总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他们心想着,自已是否也能取而代之呢。
但是他们都不敢动手,因为顾言的故事里清楚的讲了,他们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
这些人有时候也在想,若是出来一个带头的就好了。
再加上这沛县的县令确实是对百姓不好,整日就是欺压百姓,在街道上吃饭,买东西从来都不给钱,还整日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谁敢多看他一眼,他上去就给人一脚。
百姓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秦虽然是以法治国,当官的犯法了,一样要受到处罚,但还一条规矩,那便是皇权不下县。
这县令就相当于这县城的王,他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百姓根本就没奈何他的本事。
不过这历史的进程,进行的很快,他这县令威严马上就保不住了。
这一日雍齿从丰县回来了。
回来之后,他立马就去找了王陵,然后又和王陵一起来到了顾言的书院。
本来顾言正在给学童们教书呢。
两个人兴致冲冲的来到这里,说道:“孩童们,孩童们,今天不讲了,都回家吧。“
顾言问:“雍齿兄弟,你什么回来的,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吗?不让我讲了。”
“有事儿,有大事儿。”雍齿的手里拎着的还有酒,他道:“你让孩童们回去,今天不讲了。”
顾言一挥手,对着学童们说道:“今天先生有些事情,就讲到这里了,你们先回去吧。”
几个人在顾言的屋子里摆了一张桌子。
把虫达也给叫了过来一起饮酒。
虫达这段时间,一直住在顾言这里,身上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平日没事的时候,他都充当一个下人的角色,打扫一下院子之类的。
雍齿吟了一碗酒说道:“顾兄弟,我从丰县回来的时候,听说了一件事儿,一件大事儿。”
“哎呀!”王陵道:“你别卖关子了行不行,给我说了一路的大事儿,问你也不说,非要等到见了顾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