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的,这不重要,我已经想到办法了。”
“啊!”甘荣一愣,他小心翼翼的问:“怎么?”
顾言道:“你起来吧,我要好好的招待你,让你留在这里当人质,让你的家人去替你招降。”
“啊这……可……”
甘荣还想在说些什么,但是觉得情况也不说了。
毕竟现在这样,他能暂时活下来。
“你要说什么?”顾言问:“你接着说。”
“没什么,也许,我怕,我府上的人劝不动高将军。”
“劝不动,那你就要死!”
“我……”
“劝的动,劝的动,我有办法。”
这一日晚上,顾言在沛县给甘荣安排了住处。
屋子里灯火通明,他趴在桌子上,拿着毛笔准备在竹简上写字。
他要给高将军写一封劝降信,来保住自已的性命。
可是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他思考了良久,却怎么也写不出满意的劝降书。
就这样,他坐了良久,迟迟无法落笔,但他也不敢睡,因为他知道,一但劝降失败的话,他的命就没有了。
他一夜未睡,直到第二天的早上的时候才写好。
其实他对信上的内容也不满意,但是没有办法,也就只能这样了,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
这日一早。
顾言就派人护送他的夫人拿着甘荣的写的信去了僮城。
然后日子就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始终是得不到回信。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没有电话也没有互联网,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七日之后,护送去的人回来了,但甘荣的夫人并没有回来。
他们带回来了一封信件。
信件上的内容很简单,大概就是,
僮城的士兵是不可能投降的,甘荣若是有一丝秦军尊严,应该自杀。
顾言收到信件之后,并没有那么失望,因为他本来报的期望也不大,人家有一座城池,还有上千人马,又是正规的秦军,那样投降一说。
甘荣也看了信件,他也早就想到了是这个结果,自已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看完信之后,他直接就一头撞在了墙上,撞死了。
这七天对于他来说,是无比煎熬的,本来他就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
结果现在每天又面临着这种不是生死之间的时候,内心已然崩溃了,他也顶不住,索性一头撞墙上一了百了。
顾言看着他倒在地上的躯体,心中又想到了一个计谋。
他先是派人去通知,把丰县,萧县,留县人马全都给调回来。
随即又安排一个面叫方知下属,去接近甘荣的儿子。
甘荣之子被关在大牢里,方知先是天天给他送饭。
而且送的饭还不错,时不时都带点荤腥,然后又开始套近乎。
说什么,自已本也是什么陇西郡人士,本来也是秦军,结果被顾言俘虏了,没办法才为他效力的。
就这样,三说两不说,方知便取得了甘荣儿子的信任。
这甘荣儿子也没什么办法,他已经被关在的大牢里,父亲又被杀,他本就绝望透顶,这个时候来了一个老乡,对自已不错,那自然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他也开始给方知画饼,说什么自已以后若是真的能出去,绝对会好好报答他。
就这样两个人取得了信任。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方知便悄悄的把从牢里给带了出来。
甘荣儿子都不敢相信,自已还能从大牢里跑出来,他无比的激动。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顾言安排好的。
他们非常顺利的从大牢里出来,然后又顺利的出了城。
出城之后,就一路向东跑,跑了两天,他们两人来到了僮城里。
进城之后,又去了高将军的府上。
高将军本来常去甘荣那里喝酒,所以也认识他。
甘荣这位老将是老来得子,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的儿子才二十出头。
此子见了高将军之后就开始抱头痛哭,说自已的父亲已经死在了沛县,然后就开始苦苦哀求,让高将军帮他报仇。
高将军虽然和他们家的关系非常不错,但是也不能意气用事盲目出兵。
所以他只是一直安慰着自已的这个大侄子,然后出兵的事情只字不提。
甘荣儿子哭了一会儿之后,又见到自已母亲,然后又给高将军和母亲介绍方知,说他是自已的大恩人,没有他自已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