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这个问题。”
温大长老的话音刚落,蓝启仁和温若寒对视了一眼,用眼神交流来商议怎么回答温大长老的问话。而此时此刻,蓝怀瑾、蓝大长老以及蓝启仁的几位兄弟等姑苏蓝氏的人,正围坐在一起,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每个人都各抒己见,场面一度十分嘈杂,仿佛炸开了锅一般。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炷香的时间转瞬即逝。就在这时,温若寒和蓝启仁终于结束了他们的商议,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的争论,让原本喧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温若寒身上,等待着他宣布最终的决定。只见温若寒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大长老,经过我和阿仁的深思熟虑,我们决定不再举办结道大典了。”他顿了一下,接着解释道:“首先,我们不想因为这件事被其他世家的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毕竟,结道大典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我们不希望它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其次,我们结为道侣,这只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家族中的人知道就好,没必要搞得人尽皆知。”因此,当温大长老把那句话说完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瞬间领悟到了他话语中的深意,根本无需他再做过多的阐释。然而,尽管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却没有一个人想率先开口回应。毕竟,这件事情虽然与姑苏蓝氏和岐山温氏有关,但事件的当事人都在场,要怎么决定,当然得当事人;来做决定了。就在这沉默的氛围中,蓝怀瑾,这位身兼姑苏蓝氏宗主和蓝启仁兄长双重身份的人,终于站了出来,打破了僵局。他的回应既代表了姑苏蓝氏的立场,也表达了他个人的观点。蓝怀瑾语气沉稳地说道:“温大长老,各位温氏长老,还有阿寒,我刚刚其实也正想与阿寒谈及此事,想要提醒他一下。没想到,温大长老您已经先一步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既然如此,我就不再赘述了。关于这件事情,我姑苏蓝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见。不过,最终是否要按照温大长老您的意思去做,还得看阿仁和阿寒他们自己的想法。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个人意愿和选择。”众人皆是精明之人,因此,蓝怀瑾的话语刚刚落下,所有人的目光便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齐刷刷地转向了温若寒和蓝启仁所在的方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静静地等待着蓝启仁和温若寒的回应。事实上,关于温大长老或者兄长蓝怀瑾可能会提出这类问题的情况,温若寒和蓝启仁在私下里早已有所商议。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下午才刚刚商讨出一个结论,没想到在晚膳结束之后,这个结论竟然就立刻派上了用场。温若寒和蓝启仁心里都很清楚,无论是温大长老还是兄长蓝怀瑾,提出这样的问题,完全是出于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尽管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心生恼怒。稍稍思考片刻之后,蓝启仁缓缓地站起身来,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温大长老,兄长,我和阿寒都明白,你们此时此刻提及此事,完全是为了我们着想。我们自然也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在今天下午休息时间结束之后,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商议。我们猜测,大家会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会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猜测,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就是温大长老是否会选择这个月里所剩无几的好日子,让我们返回岐山温氏一趟。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我们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温大长老主动提出这个要求,那么我们就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在这个月剩下的好日子里赶回岐山温氏;但要是温大长老没有提及此事,那我们就只能耐心等待,等到听学结束之后,再安排一次回岐山温氏的行程,以便将我的名字正式载入岐山温氏的族谱。然而,就在刚刚我们之前的讨论得到了证实。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温大长老竟然真的提出了让我们在这个月最后的好日子里返回岐山温氏的建议!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用再苦苦等待听学结束,而是可以提前实现我们的计划。于是,经过短暂的思考和商议,我们一致决定选择这个月最后的那两日作为返回岐山温氏的时间。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满足温大长老的要求,也能让我们尽早完成将我名字记入族谱的重要事宜。”蓝启仁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所理解的温大长老刚才话语中的意思直接说了出来。众人听到蓝启仁的决定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议。毕竟,这件事情迟早都会发生,只不过早点解决总比拖延要好。随着话题的展开,场面迅速恢复到了之前的氛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