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清白在人间。”
整个场面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住了,所有人的心神都被这短短四句诗抓住。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八个字,如同炸雷一般,在每个人心头轰然炸开。
静默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惊叹声!
“好!好一个‘粉身碎骨浑不怕’!”
“这简直是惊世之作!石灰看似普通,他竟能将它的气节与清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这样的诗,已不只是咏物之作,更是一种胸怀的彰显!”
观众席上,有人激动地站起身,忍不住挥手高呼:“妙哉!妙哉!”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那字句如金石般刻在每个人心底,久久挥之不去。
佳丽席上的红衣翩翩微微摇扇,目光中透出浓浓的欣赏与震撼。
“如此诗篇,竟能从石灰这一普通之物中挖掘出如此深远的哲理与高洁气节,果然不凡。”
紫烟绕低声感叹:“面具公子的才华,当真是鬼斧神工。他的诗,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物象描写,而是赋予了石灰一种人格化的伟大意义。”
丹凤朝阳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嘴角轻轻扬起:“他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等才华,这等心志,世间罕见。”
柳山居的目光定定地望着圆台上的萧宁,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他原以为萧宁的选择不过是哗众取宠,却万万没想到,这短短四句诗竟让他深感惭愧与钦佩。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柳山居喃喃自语,“如此气节,竟是我一生都未曾想到的高度。”
他缓缓摇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叹息与敬佩:“我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圆台中央,白雪霁将诗卷轻轻展开,目光扫过字句,眼神中闪过一抹罕见的震撼与赞赏。
她轻声念道:“此诗虽仅四句,却以石灰喻人之气节,千锤百炼,烈火焚烧,毫不动摇。这清白之志,更如皓月当空,令人心折。”
她微微抬头,目光落在萧宁身上,声音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柔和:“面具公子,此诗之高,已超出凡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台下的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观众们纷纷感叹:
“这首《石灰吟》,堪称绝世佳作!”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的诗句,恐怕连文坛大儒也难以望其项背!”
“面具公子的诗才,已然登临顶峰!”
一名白须老者轻轻拂须,声音中透着深深的感慨:“如此才华,早已不局限于才情,而是一种大胸怀、大气度的体现。”
而萧宁,依然平静地站在圆台中央,神态淡然如常。
他似乎并未因这首诗引发的轰动而感到任何自满,而是将笔搁下后,静静地看向远处的湖面,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秋风再次拂过湖面,卷起菊花的清香,将这场比试的余韵推向了更高的巅峰。
在场每一个人心中都明白,面具公子的才情,已经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今日的缘会,因他而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然而,他的平静与淡然,却让所有人更加感到敬畏与折服。
这位面具公子,究竟是何许人也?
圆台上,萧宁仍然安静地站立,面具遮掩着他的面容,但那股从容与淡然的气质,依然让人无法忽视。
周围的掌声渐渐消散,剩下的是一种敬畏与钦佩的沉默。
此时,柳山居和几位文坛大家已经从观众席中缓缓走出,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敬仰。
他们的步伐似乎有些沉重,却又显得极为郑重,仿佛在面对某个高不可攀的存在。
就在萧宁低头整理诗卷之际,柳山居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眼神中夹杂着复杂的情绪。
“面具公子,”柳山居的声音低沉而诚恳,“今日的诗作,令人钦佩。尤其是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等气节与情怀,实在让我佩服不已。”
他微微躬身,语气中透出一股深深的敬意。
“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必定是胸怀坦荡、心志高远之人。柳某自愧不如,今日的认输,完全是心服口服。”
萧宁听后,微微抬头,目光依旧清冷如水,神态淡然。
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