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来。”旁边的儒生摇头,“不过,他的每一笔都毫不犹豫,似乎早已胸有成竹。”
萧宁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笔锋一转,又是一笔勾勒而出。
这一次,弧线流畅而自然,在宣纸上画出了一个精妙的圆弧。
弧线与交叉的直线巧妙相接,恍若一种规律与和谐的结合。
“圆?”
“他画了一个圆!”
观众席上的议论声逐渐高涨,不少人已经隐隐看出了某种端倪。
“难道这幅画是一个图形?”
“不对,他似乎是在勾勒什么意象!”
“中庸之道……莫非是一个圆满的概念?”
“先别急,看下去!”
而萧宁的笔未停下,接下来的每一笔,都带着一种流畅自如的从容与果敢。
笔墨间,他逐渐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图案。
那图案中既有交错的线条,又有对称的圆弧,所有的线条与图形,交汇、相接,仿佛在呈现一种独特的秩序之美。
萧宁神情依旧沉静,面具下的目光仿佛洞穿了宣纸的表面,直达某种更为深邃的道理。
他手腕微微一转,又是几笔落下,画中某些关键的部位被点缀出一抹精妙的平衡感。
笔锋收回的刹那,墨香四溢,整个画面已然完成。
“好了。”
萧宁缓缓放下笔,声音平静地传出,伴随着夜风传遍全场。
刹那间,四周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宣纸之上。
那幅画此刻已经呈现在众人眼前,然而——
“这……这是什么?”
,!
“不……看不懂啊!”
“这图形既有直线也有圆弧,还勾勒出许多交错的纹路,怎么看起来如此复杂?”
“不对,这幅画似乎蕴含着什么规律,可我却看不透!”
观众席间,低声的议论此起彼伏,但语气中已然多了几分疑惑与困惑。
就连那些大儒,此刻也纷纷皱起了眉头,目光深深地锁定在宣纸之上,似乎想要从这幅画中看出些什么。
柳山居抚须沉吟:“这幅画……莫非另有所指?”
徐白眉目光微凝,缓缓说道:“直线、圆弧、交错……它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我能感受到其中的平衡之感,却一时看不透究竟是何意。”
“是啊。”旁边的文士点头附和,“这幅画与中庸之道必然有关,可是……究竟有何联系?”
就连佳丽席间的众人,也忍不住微微蹙眉。
洛水瑶轻声道:“我能感受到画中蕴含的平衡与秩序,但却不明白其中的深意。”
红衣翩翩叹道:“看来,这位面具公子的心思,远非我们所能揣度啊。”
青衣染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抹惊叹:“或许,这幅画的真正含义,只有他自己能够解释。”
观众席间的议论声渐渐高涨,而台上的萧宁却一派云淡风轻。
他站在那里,面具下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神态自若,仿佛已经料到众人看不透这幅画的深意。
洛青霜看着宣纸上的图案,目光微微凝滞,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
她素来聪慧过人,直觉告诉她,这幅画绝非简单的图形。
然而,就在她即将开口时,台下忽然有人惊叹道:“这幅画……好像是一种阵法?”
“阵法?”
“不,这不是阵法!它……它好像另有所
指!”
“可到底是什么?”
四周议论声愈加热烈,而画面之上的线条与弧线,却愈加显得神秘莫测。
夜色静谧,胭脂湖畔的灯火摇曳。
而那宣纸上的画卷,仿佛成为了整个世界的中心,将所有人的思绪牢牢吸引,却又让人一时看不透其中的玄机。
月色如银,胭脂湖的夜色愈加静谧深邃,唯有湖面微微荡漾的波纹,与秋风中若隐若现的菊香,提醒着众人时间尚未静止。
圆台之上,萧宁静静地站在书案前,衣袂微动,似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他的神态依旧从容淡然,手中之笔轻轻握起,蘸满了调好的墨与色彩。
而面前那幅诡秘却饱含平衡与秩序的图案,仍旧静静铺展在宣纸上,直线、弧线纵横交错,如山水相间,似有规律,却又让人捉摸不透。
台下,观众席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