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缘城的说书人街,这一条街道向来热闹非凡,是城中最具人气的地方之一。
这里的说书人以讲述风月传奇和英雄事迹闻名,每晚都有成群结队的观众围坐在小摊旁,听着他们的精彩讲述。
然而,今天,一位年约五十的老说书人,站在街头,忽然改变了自己的讲述内容。
他清了清嗓子,面对着已经聚集的听众,缓缓说道:“诸位,今天给大家讲一件非凡的事,这不仅仅是关于江湖英雄,也不仅仅是武艺高强的传奇,而是关于一位有志之士,他的名字叫做面具公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话音刚落,周围的观众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老说书人的讲述。
老说书人继续道:“昨天,面具公子所说的‘四志’,已经传遍了古缘城的每个角落,四个字,不仅仅让人热血沸腾,还让人深思,究竟是何等的志向,才足以激起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共鸣?”
说书人一字一句地重复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街道两侧的听众们,纷纷低头沉思,耳边回荡着那四个字,内心的触动已经无法言表。
他们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单纯的观众,而是感受到了那股来自心灵的震撼与呼唤。
清晨的古缘城,薄雾弥漫,阳光从东边的山脊上穿过,洒在湖面上,微光闪烁。
洛青霜站在湖边的石阶上,静静地凝视着那片如镜的湖水,心中却泛起了层层涟漪。
她的长袍在晨风中轻轻摆动,身影如同画中人,静谧而高远。
白霁雪和青衣弟子并肩站在她身后,目光中带着不舍,却也隐含着深深的敬重。
这一刻,洛青霜并没有马上开口,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四志,面具公子所说的四志,已经深深刻在她的心中。
那四个字,带给她的是无尽的震撼与深思,仿佛一阵清风,吹开了她心中的迷雾,揭示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她的修行,已经触及到了一个瓶颈,而面具公子的一番话,让她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或许并非正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个字,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她长久以来心中的固守,令她开始质疑自己曾经的修行道路。
她一直以为,自己的修为足以指导弟子,足以传承圣贤之道。
但现在,她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去收萧宁为徒,去传授他那深奥的智慧?
终于,洛青霜轻轻开口,打破了这片宁静:“霁雪,青衣。”
她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丝难以言明的疲惫,“我已经决定,离开古缘城,继续修行。”
白霁雪微微愣住,随后急切道:“师父,您要去哪里?难道就这样离开吗?难道不该继续与面具公子讨论四志,向他请教更多吗?”
她的声音充满了急切,眼中隐隐带着焦虑,“如果您真想收他为徒,为什么不多留几日,继续向他请教?”
洛青霜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霁雪,四志已让我有所领悟。萧宁的智慧和才华超乎常人,但我自知,自己距离那种境界还远得很。”
她低下头,声音柔和,“他所说的‘为天地立心’,让我意识到,我一直以来的修行,未曾触及根本。我自认为,自己的心境还不够高远,未能达至萧宁那样的境界。”
白霁雪听了,眼中浮现出一丝震惊与不解,“师父,您如此谦虚,却早已是半圣境界,何来不够?”
她不解地望着洛青霜,似乎无法接受师父的决定,“难道真的就这样放弃与面具公子的探讨吗?他的智慧已经如此惊艳,您若能成为他的弟子,岂不是能与他一同进步吗?”
洛青霜轻轻摇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无奈,“霁雪,我本想收他为徒,可四志之后,我明白了我的路并非如此。我的修行之路,已经无法再依赖他人。”
她微微顿了顿,眼中透出一种深深的自省,“真正的修行,是要从心中开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连自己的心境都未曾清明,如何去承载更大的责任?”
白霁雪没有再开口,只是低下了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
青衣弟子站在一旁,目光平静,“师父的决定,我们会尊重。”他轻声道。
他的语气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