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搭配能力。”
“这题确实高明,不仅考验药方的疗效,还能体现医者的思维深度。”
台下的一位老医师捋须轻叹,目光炯炯地看向舞台中央,似乎迫不及待想要见证这场对决的结果。
一旁的年轻士子也忍不住低声说道:“脾虚湿盛看似常见,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药方的灵活性将是关键。”
“这不仅是比拼学识,更是考验对病理的深刻理解。”
萧宁依旧没有丝毫慌乱,他缓缓抬手执笔,目光微微垂下,落在案几上的宣纸上。
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宛如书画大师挥毫泼墨,每一笔都带着一种自信与从容。
他的笔锋如游龙入海,似乎不单是在写药方,更像是在勾勒一幅关于医道的绝妙画卷。
另一边的对手也没有怠慢,他的书写速度明显快了许多,眉宇间透着几分紧张与专注。
“对手的动作很快,看来对这类症状很有经验。”
“但面具公子的从容似乎更胜一筹,他真的心中有数吗?”
台下的观众们屏住呼吸,目光一瞬不瞬地注视着两人,仿佛深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终于,萧宁轻轻放下毛笔,目光淡然,面具后的脸庞依旧平静如水。
霞光媚走上前,将两张纸分别拿起,高声宣读:
“对手的丹方:以白术、茯苓、薏苡仁为主药,健脾化湿;辅以陈皮、甘草调理气机,再加上砂仁理中和胃。”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赞叹声。
“确实是调理脾虚湿盛的经典方剂,用药结构紧凑而稳妥。”
“这样的丹方无可挑剔,足见医者的深厚功底。”
霞光媚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满意的笑意。
随后,她展开萧宁的丹方,高声念道:
“面具公子的丹方:以太子参、白术、茯苓为主,辅以炒扁豆、砂仁,佐生姜、莲子调和脾胃,另加入薏苡仁与茵陈以利湿健脾,最后以桂枝引药入络。”
这一方念出,全场瞬间寂静,片刻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丹方不仅调理脾胃,还能兼顾患者体虚之症,实在是匠心独运!”
“太子参的温和性更适合长期调理,桂枝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霞光媚目光复杂地看向萧宁,轻声说道:“这一方既见深度,又显灵活,确实胜出。”
第三题,萧宁再胜。
不待掌声平息,银月华轻轻开口:“第四题,试拟一方,用于治疗中暑引发的急性晕厥。”
话音一落,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
“中暑晕厥,乃是急性病症,需快速用药解表清热,更需兼顾患者体质。”
“这一题可比前几题更加刁钻,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药方无效!”
观众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为这场对决的难度感到震撼。
萧宁眉头微微一挑,随即执笔开始书写。
他落笔的动作依旧不紧不慢,每一个字都透着一种从容与坚定。
另一边的对手则明显显得有些慌乱,他的额头微微渗出汗珠,显然是对这道考题感到了压力。
台下的观众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定在舞台中央,等待着两人的答案揭晓。
“面具公子的手法太让人安心了,他看起来完全没有一丝慌乱。”
“这样从容的态度,真的是经验使然吗?还是他对自己的医术太过自信?”
观众中不少医师心生佩服,更对萧宁的表现充满了期待。
片刻后,两人几乎同时放下毛笔。
霞光媚走上前,将两张纸分别拿起,朗声宣读:
“对手的丹方:以石膏、知母清热解暑;配伍淡竹叶、香薷解表;再加上甘草调和诸药。”
台下传来一片低低的赞叹声:“用药得当,确实是一道经典的清暑方。”
然而,当她念出萧宁的丹方时,目光中却闪过一抹异样的光彩:
“面具公子的丹方:以石膏、荷叶清热解暑;辅以淡竹叶、鲜藿香疏风解表;再加入人参片固本,最后佐以乌梅敛汗止晕。”
这一方念出,全场瞬间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
“乌梅敛汗,竟是点睛之笔!”
“石膏、荷叶解暑固然经典,但加入人参片调节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