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陛下登基那日……那日他一人一剑,挡在城外寒风之中!如今又是他!又是他一个人,带兵平乱,护我山河!”
“谁说他是纨绔?谁说他是废皇?你们睁大眼看看,谁能在万军中归来?谁能在火海里救人!?”
“从今往后,谁再敢对陛下不敬,我第一个不答应!”
一位年迈秀才热泪盈眶,竟就地伏地痛哭:
“陛下……学生之前错看了您!错信谗言!以为您死于三剑之约,已心如死灰,如今亲眼见您归来,老夫罪该万死啊!”
而不远处,一位青年武夫紧握长枪,浑身颤抖:
“我见过他!我见过陛下一人冲进敌军火阵,身上燃着火,却还挥剑救人!这是真正的……真真正正的帝王啊!!”
人群中,越来越多的民众跪倒在地,随着军队靠近,他们却不敢越界一步,只是齐齐跪在街旁,不断高呼,不断呜咽。??优1±.品:&×小?×说<@?网×= $=?更?}\新?-.最+,全·?;
泪水与欢呼交织成海潮,簇拥着那骑在嘲风背上的黑袍人影,一点点踏入城中。
他未言一句,但他眼中凝着厚重的悲凉,也有不灭的执念。
而众人只觉,那一身焦黑战袍,早已成了天下最耀眼的龙袍!
“他不是从战场回来……他是从地狱回来的啊……”
有低声自语者,已声泪俱下。
……
皇城前,钟楼大鸣。
洛陵百姓,文武百官,万军百师,齐齐跪地,望着那一骑破敌的帝王,迎着苍阳与山河,缓缓归位。
“陛下,万岁!”
这一次,喊声不再只是礼节,不再是仪制。
而是发自肺腑的敬意与感激。
是从亡国边缘挽回希望的呐喊。
是百姓心中真正帝王归来的呼唤!
皇都之巅,龙气重凝,紫气东来。
万民仰望,热泪纵横。
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
大尧的天子,真正归来了!
夜色沉沉,洛陵城内的府邸群落在月光下静谧如眠,唯有一处宅邸,灯火未熄,文墨犹浓。
这便是中相许居正之府。
此刻,书房之中灯火辉煌,三道身影正围坐一方画案前,气氛沉凝,却透着一股难以言明的焦躁与紧迫。
“唉,三日之后……”许居正轻轻抚须,眉头紧锁,“便是改风日了。”
话音落下,满室一片沉默。
改风日,乃大尧自太祖年间设立的朝廷大典,自始便为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政务之日。
所谓“改风”,意在革弊除旧、布新兴政。
历代天子,皆需于此日登临金銮,率文武百官,宣读《年策诏书》,确立当年政纲、布达新制、明断律条,或赈灾免赋,或黜陟百官,或改朝律、立新令,皆可于改风日一并颁行。
朝中上下、四方郡国,皆以改风诏为新年准则。
可谓一纸诏出,天下震动。
往年改风,多为常例修补,改则多有节制。
但逢国难、战乱、政争之后之改风——
往往也便是一次……改天换地之日。
霍纲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沉静如山,低声接道:“这一年,实在太乱了。′r`a?x~s_w_.¢c!o-m,”
“北境初春动荡,孟党之乱,左相穆起章又起兵作乱。”
“之后四王之乱,战火连绵。”
“到现在,才总算初定——可百姓苦矣,百官惶惶,大尧国脉……也折去半条。”
“今年改风日……怕是比历年来都要更难。”
郭仪素以冷面着称,此时也叹出一声长气:
“往年改风日,旨在宣政,布德、立制、疏弊、革吏,安民心。”
“可今年不同。”
“今年,是大劫之后的第一个改风日。”
“若陛下此时无有对策,无法定下根本大策以止乱革弊、振百官之纲、安社稷之本……”
他语气一顿,看向许居正与霍纲,眉宇之间满是忧色。
“那恐怕,百姓的期待,会转化成一次真正的失望。”
许居正闭目不语,沉思良久,缓缓开口:“过去一年,三朝不安,十府动荡。文臣党争,武将离心。尤其左相一案,更动摇根基。”
“百姓言道,宫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