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对各地番王,肯定是能剪除就剪除,能消灭就消灭,灭不了的,表面上敬爱有加,实际等待着时机一击必杀。
像镇南王一家,自然小孩子教导上特别用心,生活技能生存能力一等一的好,就是树宝这样的小人儿,身上法宝不知凡几,小小年纪已然筑基中境。
树宝跟随凡宝一家人离开时,身边带了两个金丹中境女修护卫,神采奕奕,目光如炬。
顾宝珠也想到南方见识一番,是以同凡宝他们一同到玉屏城。
而忠勇侯派人将大堂哥找了回来,开始那人还不愿意回来,感觉自己没脸面对五婶和顾琴香,但他听说有人冒充他,本来心里就已经动摇的人,就更加的勃然大怒,跟了人回到京城,私下约见了父母。
他父母巨怨恨忠勇侯,现在知道自己认的那个儿子不是自己亲儿子,眼前虽历尽沧桑但与父母相像的才是真的,除了抱头痛哭,就是立马吩咐人去堵漏。
假儿子回来得了不少财物赏赐,财物很可能被其转移,侯爷连忙派人亡羊补牢。
“既是你十七弟救了你们一家,以后可要记住他们的好!”
他父母嘴上说着,心里还是有点不以为然的。
但是说来说去是自家儿子做错事情在先,要是他不挑坏了堂妹的眼睛,也不至于因为害怕而逃跑,最后倒成就了一个忠勇侯,搞得老五家的和自家平起平坐了。
说不好听点他们家的侯府还没有人家的那含金量,毕竟人家是后起之秀,爵位也是自己打下来的。
自己家是祖传下来,荣光还有老五家的一份,这样一来自家还有什么体面?
但儿子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大家子,孙子孙女都有修为,一家子没有穷困潦倒,和冒牌货相比,更加成器些,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不管是不是要做一点表面功夫,两家侯府来往密切了一些,在陛下眼里,永宁侯府已经不是曾经的永宁侯府了,家庭分裂家产起码卖了一半,人口庞大入不敷出。
要不是因为婚姻上精挑细选,找了不少像凡宝外婆家这样的名门贵女支撑着日用开销,恐怕早就已经败落。
假世子全家入狱,秋后问斩,夷三族,财物全部追缴入国库,永宁侯还是吃了亏,因在假世子身上开支不少。
凡宝一家对这些事没什么情绪,回了竹园,竹园的生意还是如火如荼地做着,并没有因为他们去京城过年而耽误。
顾宝珠吃了竹园的豆花,惊叹:“有一股天然的甜味,我一天三顿豆花都不烦。”
春天来了,冰消雪融,凡宝带上姐妹俩上山采山,加上季灵犀和刘远惠,几人过得那叫一个有滋有味。
顾宝珠瞧着凡宝的宗门洞府惊叹:“这才是人住的地方,一点不像我们宗门的小家子气,洞子还没有这个一半大,三个人进屋就打不过转身。
我想进入这个宗门,反正我家一家子都不可能再回北方了,我想留在这里,这里比京城还要好。”
她早先所在是个小宗门,也只是一个暂时安身之所,宗主都才只是个金丹初境。
东华国是这样的,弟子脱离宗门,宗门并不会当背叛宗门处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爱去哪去哪没有人关心。
因为弟子住在宗门弟子也同样要交任务,宗门和弟子是互利互惠的关系,不喜欢了换一个地方无可厚非。
大家都像打工者,高兴了就住下来。也像学校的学生,弟子的日用又不是免费的。
只不过亲传弟子是宗门精英,流动性不大,是一种超前投资,将来是要回报宗门的,宗门以后大的事务都需要亲传弟子去处理,所以待遇会更好些。
像关绍娥这种奇葩的亲传弟子倒也不多,不过是宗门投资的失败者,这种人的存在微乎其微。
现在的关绍娥正积极的准备去紫薇宗拜山,除了信心十足之外她还仇恨满腔,她自觉比凡宝这个小乡巴佬小祸害更机智更有能力,再说年纪比凡宝大了好几岁,应该处处比凡宝更强才行。
但现实狠狠地甩了她几巴掌,那一对彩瓷成了她失败的根源,现在在市面上看到卖瓷器的她都痛苦的不行,非绕道不可,要不然她就感觉胸口部位疼痛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