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的湖面,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在沂水,他吃石头的奇事早已传得家喻户晓,百姓们对他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人群中,几个好事者按捺不住,开始起哄:“道长,再给我们表演吃石头呗!”“是啊是啊,上次没看够呢!”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将王清虚围得水泄不通。
王清虚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温和的笑容,他不紧不慢,仿佛对这样的场面早有预料。他微微俯身,随手从路边捡起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放入口中。随着“嘎吱嘎吱”的声响,石头在他口中逐渐化为碎屑,他咀嚼得津津有味,仿佛那不是一块石头,而是世间难得的美味。
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有人忍不住发出惊叹,眼神中满是震撼与崇拜;也有人露出怀疑的神色,交头接耳,小声嘀咕着,以为这是某种障眼法或魔术。“这怎么可能?石头怎么能吃呢?肯定是耍了什么把戏。”一个年轻人皱着眉头,满脸狐疑地说道。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一位富家公子分开人群,大步走了过来。他身着华丽的锦袍,头戴镶玉的冠冕,腰间挂着一块价值不菲的玉佩,举手投足间尽显傲慢。他叫赵凌,是沂水当地有名的富户赵家的独子,平日里养尊处优,目空一切。
赵凌满脸不屑,上下打量着王清虚,嘴角挂着一丝嘲讽的冷笑:“哼,我看你就是在故弄玄虚,这世上哪有人能吃石头,不过是些糊弄人的小把戏罢了。”说罢,他转身对身旁的家丁吩咐道:“去,给我找一块最大、最坚硬的石头来,我倒要看看他还能不能吃得下去!”
家丁们不敢怠慢,立刻四处寻找。不一会儿,几个家丁费力地抬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回来了。这块石头足有磨盘大小,表面粗糙,质地坚硬,普通人就是用锤子砸,也得费一番力气。
赵凌得意洋洋地看着王清虚,挑衅道:“你要是能把这块石头吃了,我赵凌从此对你心服口服,要是吃不了,就别在这装神弄鬼,赶紧滚出沂水!”
周围的百姓们见状,都为王清虚捏了一把汗。这么大、这么硬的石头,别说是吃,就是看着都让人害怕。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王清虚,只见他神色平静,眼中没有一丝慌乱。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伸出双手,轻轻接过石头。那石头在他手中,仿佛变得轻巧无比。
王清虚深吸一口气,将石头举到嘴边,缓缓张开嘴巴。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只见王清虚的牙齿咬在石头上,发出“咔咔”的声响,竟然真的咬下了一块石头。他开始咀嚼,脸上的表情轻松自在,仿佛正在享受一顿丰盛的美食。
随着王清虚的咀嚼,石头逐渐变小,碎屑不断被他咽下。不一会儿,那块巨大的石头竟然真的被他吞入了腹中。周围先是一片死寂,紧接着,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百姓们纷纷鼓掌叫好,对王清虚的奇能更加信服。“道长真是神人啊!”“太厉害了,这简直是神仙下凡!”众人的夸赞声此起彼伏。
赵凌的脸色却变得十分难看,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原本自信满满的他,此刻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下来。他怎么也没想到,王清虚真的能吃下这么大的石头。在众人的注视下,他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觉得自己颜面尽失。
但赵凌心有不甘,他还想再刁难王清虚,刚要开口,却被周围百姓的指责声淹没:“你这公子,怎么能这样呢?道长都证明了自己,你还想怎样?”“就是,人家道长有真本事,你就别再闹了。”百姓们纷纷站出来为王清虚说话,赵凌自知理亏,不敢再言语,灰溜溜地带着家丁离开了。
经此一事,王清虚的名声在沂水传得更远了。不仅是沂水本地的百姓,就连周边城镇的人也都听闻了他的奇事,纷纷慕名而来,只为亲眼见识一下这位能吃石头的奇人。而王清虚,依旧是那副淡然的模样,继续着他在沂水的生活,偶尔为百姓排忧解难,他的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越传越神,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传奇 。
县衙惊现食石奇人
沂水的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谈论王清虚吃石头的奇事,这股热潮如汹涌的潮水,迅速蔓延至县衙。彼时,县令李丰正坐在书房中,审阅着堆积如山的公文。他是个心思细腻、好奇心极重的人,平日里就对世间的奇闻轶事格外上心。当听闻王清虚的事迹后,他手中的毛笔瞬间停住,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好奇。
“来人呐!”李丰高声唤道,声音在书房中回荡。
一名衙役匆匆走进来,恭敬地行了个礼:“大人,有何吩咐?”
“听闻城外荒庙来了个能吃石头的道士,叫王清虚,你速速派人将他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