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科举之入正途 > 家人

家人

活自己。听说儿子中了状元,江父特意去了江家坟地坐了一个下午。

祖宗保佑!

“明日修祖坟。”儿子有出息,他家祖坟可不能就几个土包了,起码得给祖宗盖个“砖瓦房”丶加个墓碑。

乡下的坟头大多没有碑,都是简单的一个土包。谁家祖坟埋在哪里都是有数的,一般不会弄错。现在江莱出息了,首先得修门面,就从祖坟开始。

江莱把给家人买的礼物拿出来,几个侄媳妇和江梅是首饰和一套衣服,都是赵若莺给选的。

江梅是一套玉首饰,几件女孩子都喜欢的漂亮裙子。小姑娘喜欢的不得了。要说江梅也算是有见识的姑娘,好早就去府城做买卖,漂亮衣服她见过不少,但府城哪里比得上京城。二叔带回来的衣服质地和刺绣都是顶顶好的,比县城大家小姐穿出来的都好。“谢谢二叔!”

江莱笑道:“以前答应过你,给你买好看的衣服,如今才兑现,不要怪二叔。”

江梅笑呵呵道:“不晚呢。”小姑娘今年十四了,比以前稳重成熟了很多,再不像江莱刚见时的咋咋呼呼丶满身带刺。

江母除了衣服,格外还有金镯子和一支金簪,相比玉,老人更喜欢金饰。

“娘这把年纪了不带这个,银子你自己留着用。”江母眼泪汪汪。

江父:“大喜的日子,总哭唧唧的,像什么样子。”

江母瞪了老伴儿一眼,擦干眼泪。

“娘,给你们买东西的银子是朝廷给我的奖赏,您就收着吧。”江莱把金簪给江母插头上,又把镯子给她套上。

朝廷是给了他一些奖赏,但不多,他要不这么说,江母心里怕又该心疼他乱花银子。一辈子省吃俭用的老人很难改掉节俭的习惯,哪怕是富了。

江大嫂羡慕道:“娘可真气派。您出门在村里走一圈,指不定多少人眼红呢。”

“这是我儿给我挣的,别人可羡慕不来。”江母摸摸镯子,又碰碰发簪,一脸地骄傲。

四个小的包括墩墩一人一把银锁,仨男娃各一套文房四宝,书写用具是江莱收到的贺礼,他挑拣了三套拿回来给家中小辈用。

大宝家添了个丫头,江家第四代总算有了女儿,全家宠得紧。

“京城好不好玩?”墩墩坐在他娘身边,玩着妹妹的小肉手。从县城那时开始二爷爷就不停地与旁人说话,都没空理他。这会回了家墩墩总算找到插话的机会了。

“好玩,二爷爷还给你带了玩具,等会儿给你找。”江莱把小孩儿拉过来。

相比其他几个还不会走路的小不点,江莱和墩墩的感情更深。“二爷爷不在这段日子,墩墩有没有用功读书?”

“有,我有好好念书。”墩墩一脸严肃地看着二爷爷,“我都读到论语了,先生都有夸我。”小孩儿期待地看着他,满眼都是快夸我丶快夸我。

江莱忍笑,“墩墩可真厉害,比二爷爷强,二爷爷在你这个年纪连字都不认得。”这话倒也不假,他像墩墩这么大正玩泥巴呢,而墩墩都开始读《论语》了。

墩墩得了夸奖,两眼亮晶晶。抱着二爷爷就是一顿腻味,这个家里除了爹娘,他还是最喜欢二爷爷。

男人们的礼物就简单了,均是一套做工精良的衣服。江父摸索着从来没见过的料子,问儿子,“这得花不少银子吧?”

“没多少,儿子好不容易风光一回,合该给您买件好衣服。”江莱今后回来的机会不多,这次他很舍得花,每个人的礼物都花费不少。

江家人都心中感激,江莱出息了没有轻视他们,这才是让人高兴的地方。这一日江家都处在兴奋中,直到日落江莱才得以休息。熟悉的环境丶熟悉的味道,江莱躺在自己的床上,没多久就睡沈了。

次日,江家便着手修缮祖坟,里正忙着修建村口的石碑。二宝请了三个泥瓦匠。附近村子的泥瓦匠都让六里庄给雇来了。

等齐墨瑜和他爹娘来六里庄时,村口刻着“状元村”的石碑已经立起来了。

齐母笑道:“看把六里庄忙的,这才多长时间,村名都改了。”

改名这事,里正找过县令,村子名字叫的都随意,改了也就改了,算不得大事,赵鸿远就随他们去了。

齐父齐母带了一马车的东西,齐父说两个孩子有缘,日后他们在京城做官,他们两家就当亲戚多走动。

有些话虽然未宣之于口,但彼此都懂。

江莱:“那敢情好,如此,我与齐墨瑜也放心家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