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扫了一遍。
底下的人大气都不敢喘,聪明的这个时候都不会开口。
“好,都不说话就说明不排除有人故意为之。”元和帝一锤定音,别人再想说什么也来不及了。
“查!”皇帝想派人去查,可他看看这些熟悉的面孔,却不知该叫谁去查。
这些朝臣既是他的臣子,也是太子的外家丶亲眷,福王的岳家丶外家,要么就是平王的或是禹王的,叫这些人去查,真的能查明真相吗?
太子坠马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人要他死?这个时候元和帝只想要一个真相,可他却不知该相信谁。
皇帝憋着气,突然看见江莱垂首立在人群后头,他心思一动,“升江莱为刑部郎中,查办太子坠马一事。”
江莱以为减少自己的存在感丶躲在后面就不会被注意,再说这事跟他一个六品小官没半点关系。可万万没想到元和帝出其不意,点了他的名。
江莱一个激灵,顾不上多想便上前跪地:“臣恐难当大任!”
“你不必谦虚,跟朕聊时不是很有见解吗?今日便让朕看看你的真本事。”元和帝也不知是气糊涂了胡乱点兵,还是真的就相信江莱。
江莱从翰林院侍读一跃到握有实权的刑部郎中,这谁都受得了,在场的这些个大臣哪个不是苦心经营多年才能升一级,怎么到了江莱这升迁跟喝水似的,半年不到升了两级。众大臣心里不平衡,凭什么?不服。
“陛下,万万不可,江侍读还年轻,经验尚缺,怎担得起此等重任,望陛下另择人选。”
“江侍读无查案经验,望陛下派一个稳妥之人。”
“臣愿担此任。”
福王:“父皇,儿臣愿彻查此事。”
……
江莱也不争辩,听着众大臣对自己一通贬低,就连谢骞都请奏皇帝另选他人。江莱只希望皇帝听劝,把自己放过。这案子查好查不好都一样难办。
元和帝非常固执,谁劝都不听了,“就这么定了,刑兆听江莱调遣。”
刑兆乃天子近卫军将军,行事有特权。把他给江莱用,这已经表明了元和帝的决心。
“江莱!两日若查不出真相,这官你也别做了,回家种田去吧。”皇帝这意思是官给你了,接不接得住看你自己本事。
“是!”江莱硬着头皮接下,领旨谢恩。
前刑部郎中廖铎因为狎妓伤人被弹劾,刚空出来的缺儿今日就让他补上了,没到一个月他升到正五品。
江莱心里忍不住感慨,从皇帝的陪聊升为五品郎中,这可真算得上青云直上了,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大概就能混个一品大员当当,他可真出息,也不知江家祖坟冒青烟了没有。
至于皇帝干不好就回家种田的威胁,江莱自动忽略了。种田,他也是一品种田大员!
皇帝大概是气着了,起身时身体晃了两晃,让人扶着下了高台,被众人劝着进行宫休息。太子那边御医还在救治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
皇帝走了,众人也都散了。也有没走的三五成群小声说着话,眼睛时不时往江莱这边看。
让江莱查案,大多数人没报什么希望。有人替江莱惋惜,有人暗中幸灾乐祸,谁叫他往皇帝面前凑?你以为皇帝恩宠是那么好得的吗?初生牛犊不知朝堂险恶丶帝王喜怒无常,今日栽了吧?
“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开口。”谢骞拍拍江莱的肩膀叹气。他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江莱牵扯进来。两日如何查得出?师弟的得意门生怕是要保不住了,难为老师为了这孩子煞费苦心。
江莱顾不上别人怎么想,他得尽快理出思路来。
刑兆走过来:“江大人,我等该如何行事?”。
皇帝让他协助江莱,他便听这人差遣,至于文官的那些弯弯绕刑兆不屑。差事办好了大家都有功,办不好,有江莱顶着。好好一个状元刚升起就要坠落,刑兆心里有一些同情。
江莱目光森冷,“去太子殿下坠马现场。”
众人来到山中小道,皇家猎场平常都有专人管理,即便是茂密的树林里也有能骑马的小路。
太子坠马之处距离山下不远,四周平坦,除了一些高大的树,矮小的灌木都没有,视野非常好,擡眼望去能看出老远。
如果有动物或人惊扰了马,那在前头引路和四周护卫的侍卫会第一个发现,或者第一个受害。
大家都骑马,缘何只有被众人围在中间保护的太子的马受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