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住到了这套新房子里,那时候附近还没有地铁,出行就靠着公交车。
虽然没有想到如今的房价会翻了近十倍,当时却是顶着贷款的压力,并向亲戚借钱才购置了这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房子并不在市中心,所以当年买得时候周围只有几家零星的小商铺,没什么人气。
但如今有了地铁,周围的菜场丶幼儿园丶小学丶各类商店超市又都陆续在这些年里建了起来,楼下甚至还有了一个小公园,出行生活都方便舒适很多。
肖树涵带着白玎玲走入自己的小区,这是白玎玲第一次来,这个小区虽然已经建了十年,但比起白玎玲住得那个老小区,要新很多。
高层下简洁的绿化布置显得干净整洁,一条小河穿过小区的一头流过,一侧透过围墙能望见旁边的小公园里堆起的人工山体。
与白玎玲的老小区相比,这里生活气息略显得淡了些,肖树涵说住在这里的人都是从四面八方买房或租房的住客,邻里之间很少走动,甚至一年也撞不到几次面。
他们俩乘坐上电梯,上了楼,肖树涵的母亲叶晓丽给他们俩开得门,从里面传来阵阵烧菜的声响,肖树涵的父亲肖富强正在厨房里忙碌。
一跨入肖树涵的家门,白玎玲的鼻子和眼睛就是一亮,玄关深咖啡色的鞋柜上一只暗红色的瓷瓶里插着一枝蜡梅,幽香扑鼻而来。
叶晓丽端出切好的水果,又拿出肖树涵小时候的几本照相簿给白玎玲看,并一张张给白玎玲讲那些照片后面的故事。
白玎玲从相册薄里看到一张,肖树涵小时候被她母亲打扮成女孩子的照片,眉目清秀可爱,穿着一件嫩黄色的绒线裙子,眉间还用口红点了一抹红点,白玎玲心想,将来要将这张照片放到婚礼上播放。
百家菜百家味道不同,果然如肖树涵所说,他的父亲跟白玎玲的母亲一样,都是做菜的高手。
白玎玲家里很少做海鲜,因为母亲王玉兰并不擅长海鲜类的菜肴,但其他家常菜却很拿手。肖树涵的父亲却是非常擅长烹调海鲜,一桌子上大半都是各种海鲜菜肴。
一顿饭下来,都是肖树涵的母亲叶晓丽在说话,谈着她以前在学校工作时候和肖树涵小时候的生活。
肖树涵的父亲肖富强偶尔搭上几句话,让白玎玲第一印象误以为肖树涵的父亲是个沈默寡言的人,但又想到肖树涵上门那次,自己的父亲也是这样。
所以等到第二次再来肖树涵家里吃饭时,果然这位将来成为白玎玲公公的长辈,是个极为能言善道,风趣幽默,很容易相处的人。
肖树涵的话不像在白玎玲家里时那么多,倒是不停地往白玎玲碗里夹着菜,时不时看看白玎玲挑眉笑一笑。
饭吃完,肖树涵带着白玎玲去自己的房间里参观,因为肖树涵身型高大,所以床也很大,房间的家具程设基本跟白玎玲的房间差不多,一个大衣橱丶一个电视机柜子丶一个书桌,只是颜色略显老成,深咖啡色的家具一看就不是他自己挑得。
靠窗的书桌上摆着一个小型的书架,上面整齐地摆着一些设计类和棋牌类的书籍,文具用品也整齐有规律地摆放在书桌上,看着比白玎玲的房间还干净整齐。
果然是处女座的房间啊,白玎玲心道,以后真嫁给他,家里想乱都乱不起来!
晚上,肖树涵送白玎玲回家,俩人没去坐地铁也没有打车,而是选择了坐公交车回去,因为自从玉兰城的地铁线路越来越多以后,坐公交车的人就变得越来越少了,时常公交车上没几个人,感觉坐公交车就如同乘坐城市的观光车一样。
路上肖树涵带着点微微的严肃表情,问白玎玲:“我妈刚才在房间里跟你说什么?”
肖树涵带白玎玲去自己房间玩得时候,中间肖树涵去了一趟洗手间,出来的时候就看见母亲叶晓丽正拉着白玎玲坐在床边说悄悄话,他只好自己去客厅看电视。
“你妈向我夸你呗!我觉得她对我挺满意地!”知道肖树涵在担心什么,白玎玲自信满满地笑说道。
“嗯。”显然听到白玎玲这么说,肖树涵脸上又恢覆了轻松的笑容。
“你说我们这样是不是太快啦!这么早就互相串门了!”白玎玲故意摆出一张苦瓜脸来。
“不是你说早点见父母,早点了解好吗?如果觉得不好,还能赶紧把我甩了!再找下一个!”肖树涵打趣道,瞟了身旁的白玎玲一眼。
“谁说要甩你了!本来结婚就是两家人的事!何必拖拖拉拉!”白玎玲嘟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