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沈才和沈万
“是啊,今天去城里给书店送书,赚了点钱,顺便买了点粮食和肉。”
沈漠一边带着几个妹妹朝马车边走一边说,心里不由得庆幸,还好刚才她没有把米和肉从马车上搬下来。
不然被那个黑心肝的奶奶看见,估计又得留在他们家白吃白喝几天。
张桂芳也跟了过来,看见车上几大袋的粮食和一大坨猪肉,心疼的要死。
“哎呦娘,早就说过了,不要买这么多东西。”这得花多少钱呢?
对于张桂芳的那点小心思,沈漠自然是看得懂的,她娘不外乎就是舍不得花钱,怕她将来没钱读书嘛。
“娘,这些你就别管了,以后咱们家的粮食就由我来负责吧,早就告诉过你,我已经长大了,可以承担所有了。”
对于自己的大女儿,突然这么懂事,还懂得赚钱给家里补贴,张桂芳在欣慰之馀,很庆幸当初把沈漠送去读书。
不然哪来这么多好东西呀?
“哎呀,下次少买点啊!”
所以说古人说的没错,读书果然是穷人家跃龙门的唯一途径。
看着自己的娘满脸的严肃,却掩饰不住眼底的喜悦,沈漠知道自己的老娘对于她能赚钱养家还是很骄傲的。
嘴上却很听话的说。
“知道了,娘,下回我少买一点。”
而后心里默默的补了一句,够吃就行了。
如果她不买米的话,估计家里的几个妹妹还继续吃那些野菜啊,黑面啊!
一直会保持长期不良的样子。
好在她来了,虽然暂时给不了家人大富大贵的生活,但起码能保住当前丰衣足食,吃饱喝足。
沈占青抱着最家里最小的女儿沈欣看着一家人忙前忙后搬粮食的身影,沈默的转过身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沈漠洗漱完毕之后来到厨房,看见满蒸锅的馒头,终于满意的点点头。
看来当初用买白面的钱,换回来的几袋麦子,终于让张桂芳的心里踏实了点。
不然她老娘哪舍得早饭全蒸白面馒头呢?
在张桂芳殷切的目光中,拿了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就出去了,啃着张桂芳做的馒头来到来到私塾。
村子里的那几个学子早已经来到黄老先生家门口,其中还有两个熟悉而陌生的身影。
那就是二叔家的沈才和沈万,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个还算是她的弟弟。
两人看见沈漠走过来,只是冷漠的扫了一眼,并没有打算过来打招呼的意思。
沈漠也只好拿起旁边的扫帚开始扫地,这是到先生家的日常工作,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还是继续做下去的好。
沈才和沈万站在原地,冷眼看着沈漠扫地,并没有丝毫想要上前打招呼或帮忙的意思。
来之前他们已经打听清楚了,过来黄老先生家学习的学子全都是交满了学费过来的,只有沈漠那个穷光蛋,每个月只交三文钱,大部分时间还得给先生家干活补上学费。
像这种穷鬼,沈才和沈万内心觉得,和他打招呼都是自掉身价,还不如和村里其他学子搞好关系。
到是站在他们中间的铁柱,看见沈漠开始给先生家干活了,自觉的走了过来。
“沈漠,今天来的有点晚啊?”
铁柱一边说话一边利索的抄起院子里的扫帚,就开始帮忙扫地。
“哦,今天起的有点晚。”
昨天晚上她抄书抄到了下半夜,结果今早多睡了一会,来晚了。
“昨天你奶奶的事我都听说了,我还以为今天你不过来了呢?”
昨天沈家奶奶到他们家吃白食的事情,全村人都知道了,他还以为沈漠要留在家里帮忙。
毕竟谁家都不富裕,被吃了那么多粮食,是得赶紧下地干活,现在又是农忙时节,沈漠的学习又那么好。
翘课一两天,去帮家里干活也是应该的。
听到这里,沈漠擡起头看见了铁柱眼底的担忧?发自内心的笑了笑。
“怎么会呢?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两意的?”读书就该有读书人的样子,哪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愧是他的好朋友啊!铁柱是担心他们家真的吃不起饭了。
“呵呵呵……”沈漠幽黑分明的目光看着铁柱,憨厚的小夥子忍不住摸摸脑袋笑了起。
其实铁柱家也不是很富裕,他爹是个木匠,终年在外面给人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