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靖康物语之塞北帝姬泪 > 第5章 靖康遗恨入帝家

第5章 靖康遗恨入帝家

重,目光深邃,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望往昔峥嵘岁月。

徽宗自幼聪颖,才华横溢,尤擅书画,其笔下山水,意境深远,令后世文人墨客叹为观止。然则,治国非同泼墨挥毫,庙堂之上,权谋交错,民生多艰,非一己之才可解。徽宗心中明白,自己虽有艺术家之灵犀,却难当帝王之重责。朝政日衰,外患频仍,内忧不断,他深知,若再执掌朝纲,恐将国运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宣和七年1125年冬,于是,在这个清晨,灭辽后金朝大举进攻宋朝。四十四岁宋徽宗退位,徽宗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禅位。他召来亲信,命人草拟诏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深深愧疚。诏书中,他言辞恳切,表达了退位让贤之意,希望以此举唤醒朝野上下,共谋国是,拯救危局。

消息传出,朝野震惊。有人赞其高风亮节,有人疑其逃避责任,但无论何人,皆无法否认,这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徽宗禅位,不仅是一次权力的更迭,更是对传统君主专制的一次深刻反思。他用行动证明,即使贵为天子,亦需知进退,懂取舍,方能保江山社稷之永固。

禅位仪式简朴而庄重,徽宗身着素服,步履蹒跚地走下龙椅,那一刻,他不再是万人之上的君王,而是一个普通的老人,背负着历史的沉重,眼含泪光,向未知的未来投去最后一瞥。从此,他隐居深宫,潜心书画,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他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后世评说,宋徽宗禅位之举,虽未能挽救北宋灭亡的命运,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抹别样的光辉,它昭示着,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中的光明与智慧,依旧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

天光微曦,紫禁城内晨钟初响,金銮殿上,一派庄严肃穆。群臣肃立,衣冠楚楚,静待那历史转折的一刻。晨雾渐散,东方既白,一抹曙光穿透重重云翳,似预示着王朝的新篇即将开启。

殿门缓缓开启,礼乐齐鸣,如万马奔腾,又似江河入海,气势磅礴。众目睽睽之下,一位青年缓步而出,他眉宇间透着英气,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承载着千年的重托。二十六岁的长子赵桓在十二月十三日继位,后庙号钦宗。时金对宋实行进攻和议和双管齐下的方针。这是赵桓,大宋之新主,钦宗皇帝。

他身着龙袍,金线绣成的九龙腾跃,栩栩如生,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步履稳健,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节点上,回响在每一个臣民的心头。登上宝座,他俯瞰群臣,目光如炬,心中默念着先祖的遗训,肩上扛起了江山社稷的重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跪拜,山呼海啸般的呼声,震动四野,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另一个时代的开始。赵桓,这位年轻的帝王,将以他的智慧和勇气,引领大宋走向未知的未来,无论风雨,无论晴空,他都将坚定地站在历史的潮头,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这一刻,时间似乎凝固,唯有那悠扬的礼乐,诉说着王朝更迭的壮丽史诗。赵桓,宋钦宗,他的故事,从此刻,在这金碧辉煌的殿堂里,正式拉开帷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