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桥附近的珍滋味海鲜火锅店,是连续五年的黑珍珠餐厅。
当萧美娥一进门,看着墙上挂着的奖牌,又看了看里面富丽堂皇的装饰,怯生生地拉了拉陈诚的衣角。 “小诚,这家不便宜吧?要不我们换一家?” 陈诚淡淡一笑,“说了不许后悔。既然来了,就敞开了吃!” “不是,真有点贵啊~小诚!” 陈诚一把拉住萧美娥,把她拉了进去。 落座后,陈诚开始点菜。 “要一个招牌瑶柱粥火锅,佛跳墙也来一个。”他不紧不慢地说:“竹节虾要一斤、珍宝蟹海鲜拼盘也来一份。中山脆皖鱼点上。” 他停顿了片刻,“对了,陈皮红豆沙两碗。娥儿姐,你一定要试试。” 萧美娥坐在餐桌的那一头,一边听陈诚点餐,一边飞快地搜索着餐单上的价钱。 当看到168,358,698的时候,她就觉得,在这地方的消费,简直就是在烧钱。 “娥儿姐,你还要点点什么不?” 萧美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摇了摇头。 “那就先这么着。”陈诚对服务员说。 “好的,先生。请稍等。” 等人走了之后,萧美娥就凑过来,小声道:“小诚,这太贵了!什么红豆沙,要卖38一碗啊?!你想喝,我回去给你煮!” 陈诚从容地笑着:“别急,你先试试。” 萧美娥被陈诚气着了。 现在八字都还没有一撇,花钱就这么大手大脚,一顿饭,一千多块就没了。 她气得双手环抱在胸前,“你早说来这儿,我就根本不会来。” 陈诚看着那雄伟的颤抖,笑着说:“娥儿姐,你知道我为什么带你来这儿吗?” “为什么?你真是钱多没地方花了!” 萧美娥一碗面才卖8元,这顿饭都快顶上她一周的营业额了。 “我们开饭店,是不是要出来考察?”陈诚笑着问。 “是要考察,但是我们也不能这么铺张浪费啊!” 陈诚摇着头,他再问:“如果万宝堂重新开业,那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 萧美娥柳眉一蹙,“大柳树做川菜的馆子,就鑫川记啊。” “这就对了,鑫川记一共三十张桌子,包间也有十二个。”陈诚缓缓地说着:“我这些天估摸了一下,翻新万宝堂,我们最多能摆八张桌子,一个包间。” 萧美娥紧紧地盯着陈诚,只听到他继续说: “论走量,我们肯定比不过鑫川记。那我们凭什么赚钱,不得凭一点差异化吗?” “差异化?不都是川菜吗?” 陈诚摇着头,“我们要走的赛道是小而精,卖的是服务和品质。鑫川记卖28的麻婆豆腐,在我们这儿,就得卖68。” 这个观点超出了萧美娥的认知。 “豆腐几个钱?牛肉末才几个钱?你卖68,有人来吗?”她不解地问着。 “有啊,这个城市里,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陈诚很有把握地说:“只要我们的菜品够好,服务够周到,环境够优雅,就一定会有顾客愿意为这份高品质买单。” 萧美娥还是半信半疑,“可我们的预算有限,怎么能做出这样的店呢?” 陈诚微笑着,“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的原因。珍滋味海鲜火锅店为什么能连续五年获得黑珍珠餐厅的荣誉?就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坚持做下去。” “他们不仅仅是提供一顿美食,更是提供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享受。我们虽然做不到他们那样的大手笔,但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理念,用我们的方式去诠释。”他继续说。 萧美娥开始有些明白陈诚的意思了,“你是说,万宝堂要做得高端,做得有特色?” “对,就是这样。” 陈诚点头,“比如,你也会做的红豆沙,就可以做成店里的特色甜品。不过,我们选新会的陈皮,选上好的红豆。把噱头做足,要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 萧美娥干了十二年的面馆,从来没有想过生意还能这样做。 “这...这能行吗?” “你是信不过我,还是信不过你自己?”陈诚笑眯眯地问道。 他看着萧美娥犹豫的样子,“放心吧,娥儿姐。有我呢!” 话音刚落,陈诚点的东西,陆续上了桌。 萧美娥看到这一桌子的山珍海味,也是大开眼界。 “先生,需要为您剥虾吗?”服务员戴着手套,指着竹节虾问。 陈诚点头,“好,麻烦了。” “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