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双穿亮剑:手搓机床,惊呆李云龙 > 第162章 祖国的召唤

第162章 祖国的召唤

吕华的神情专注而坚定,仿佛在与时间赛跑,竭尽全力将这台机床尽快呈现在大家眼前。

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吕华完成了最后的组装环节。

当他轻轻按下启动按钮时,这台复刻的高精加工机床宛如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平稳而有力地运转起来。

那一刻,仿佛整个车间都沐浴在了一种新生的光辉之中。

随着机床的启动,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振奋不已。

他们深知这台机床的诞生意味着抗战事业将迈入一个新的篇章。

而吕华,无疑是这个伟大时刻的缔造者和见证者。

机床组装完毕,吕华并未停歇。

他转身面向那些早已翘首以盼的军工同志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

这些军工同志们,不仅是八路军最精锐的工匠,更是当今华夏最顶尖的技术人才。

他们原本是大后方各个大学的学生、老师,甚至教授。

在386旅通电全国以及不断取得胜利的感召下,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这场伟大的抗战之中。

在来之前,他们或许曾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期望自己能与386旅的战士们并肩作战,奋勇杀敌。

然而,当他们填写了参军表格后,却并未被送往新兵营。

相反,他们被召集起来,送往了八路军新成立的工厂。

这一转变让许多人心中产生了不满,他们是来杀敌报国、血战沙场的,而不是来当工人的!

然而,当他们真正踏入工厂,见识到那些即将由他们亲手制造的物品时,心中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

磺胺、无烟火药、采煤、炼钢、火柴、蜡烛、纺织、零食、纱布……

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却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显得弥足珍贵。

玻璃厂,水泥厂,水电厂,陶瓷厂,医药厂……

这些工厂虽然规模不大,甚至被有些人戏称为“土作坊”,但它们却如同星星之火,逐渐在这片土地上燎原。

八路军不知从何处搞来的技术,让这些小工厂在晋州大地遍地开花。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却神奇地带动了光复区的经济繁荣,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这些军工同志们,则是这些工厂中的佼佼者。

他们在签订完长达十年的保密协议后,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使命。

站在吕华跟前的张伟,永远也忘不了那天被保密科同志找上门的场景。

那位来自保密科的同志神情严肃地告诉他:

“张伟同志,鉴于你的优秀表现和卓越才能,组织需要你,国家更需要你。

如果你愿意的话,请签了这份协议跟我们走。不愿意的话,就当我们没有来过。”

张伟好奇地接过协议,一字一句地细细品读起来。

协议上的福利待遇不可谓不丰厚,但条件也非常苛刻。

总而言之,要求就两个字——保密!

只要签署了这份协议,档案将直接封存做牺牲处理,而且十年内不准跟外界有任何联系。

除此之外具体要干什么,协议上并未详细说明,只有标题栏“祖国的召唤”那几个大字在默默地诉说着什么。

张伟看完后沉吟良久,最终抬起头坚定地回答道:“协议我可以签,但我必须知道你们要我去做什么。

还望同志能在保密的范围外给予一定的提示。”

保密科的同志点了点头,最终吐露了一个词——“兵工厂”。

张伟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协议,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然而当他被蒙着眼七扭八拐地送到兵工厂后,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惊呆了。

成片的厂房、流水线式的枪支弹药生产线……这竟然是八路军的兵工厂!

在这一刻张伟心中兴奋得难以自已,他终于明白386旅为何能屡战屡胜了。

原来,组织竟然已经在悄无声息之间建立起了一座如此庞大的兵工厂!

将这群工匠蒙着眼送到兵工厂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这个时代的间谍汉奸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无法完全分辨。

为了保护紫云山兵工厂的安全,我军只能采取这种极端的保密措施。

随着机床的轰鸣声渐渐平息,吕华开始了他的教学工作。

他知道接下来的任务同样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