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宣言》里说要派四十万大军北上参战,还要派百万大军南下收复西南失地呢!”
他的声音里满是振奋,手中的茶杯都因这激动的动作而微微晃动。
“可不是嘛!”另一位茶客赶忙接过话茬,眼中满是赞同,“这简直就是咱们华夏儿女的福音啊!
想想那些被小鬼子糟蹋的日子,咱们憋屈了太久!”
“咱们反攻的日子终于来啦!”说着,他用力握紧了拳头,关节都泛起了白色。
“小鬼子在咱们土地上肆虐了这么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所到之处一片废墟,百姓们流离失所,早就该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茶客义愤填膺地说道。
他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和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脸上的皱纹都因愤怒而加深了几分。
“对啊,而且这次还要出兵十万去中南半岛,抵抗小鬼子的侵略,这简直就是大快人心啊!”
又一位年轻些的茶客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挥舞着手臂,仿佛自己也要立刻投身到战斗中去。
“咱们华夏儿女就是要团结一心,共同抗战,让小鬼子知道咱们的厉害!
让他们知道,咱们华夏大地,可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这样的场景不一而足,发生在全国的土地上。
事实上,就连吕华听到《山城宣言》后也忍不住万分惊讶。
且不论他们的战斗力如何,至少这态度就值得肯定。
当然,他也仅仅微微惊讶而已。
伴随着战事的临近,需要他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
多到让他获取能量的速度都快跟不上消耗了,也就是充电的速度。
要知道,关乎百余万大军每天的调度,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每一支部队的行军路线、驻扎地点、补给安排,都需要精确规划。
还有那如雪花般飞来的电报、电话信息,各种战报、情报、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