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高湛端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狐疑与犹豫,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林缚,似乎在权衡着林缚刚刚提出的方案究竟是真心实意,还是暗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林缚心中清楚,此刻的局面依旧是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会功亏一篑,两国之间的战争也将不可避免地爆发。他挺直了脊梁,神色从容镇定,目光坦然地迎上高湛的视线,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与自信,仿佛在向高湛传递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念:他所提出的方案,绝对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最佳选择。
高湛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清脆而又有节奏的声响,在这寂静得有些压抑的大殿内,显得格外清晰。他的脑海中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一方面,他对北方三郡的土地垂涎三尺,那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一直是他心中难以割舍的诱惑;另一方面,林缚所提出的方案,从长远来看,确实能够为北齐带来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能够促进北齐的经济发展,还能提升北齐的综合实力。这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时之间难以做出抉择。
就在高湛犹豫不决之际,那位神色犹豫的老臣再次站了出来,他微微躬身,对着高湛行了一礼,然后缓缓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林缚所言确实不无道理。如今两国之间若是能够达成和平协议,和平共处,互通有无,这对于我北齐的长远发展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虽然割地能够在短期内满足我朝的一些野心,但同时也可能会引发两国之间的长期仇恨,从而导致后患无穷。而林缚所提出的方案,既能够让我朝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又能够避免战争的爆发,维护两国之间的和平稳定。还望陛下能够三思而后行,慎重考虑此事。”
老臣的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大殿内的大臣们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认为老臣所言极是;而有的大臣则依旧坚持已见,认为割地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能够让北齐迅速壮大起来。
高湛的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 “川” 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烦躁与不安。他转头看向身边的一位亲信大臣,沉声问道:“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那位亲信大臣微微沉吟了片刻,然后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确实需要慎重考虑。虽然林缚所提出的方案看似对我朝有利,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他是在故意拖延时间,或者是在其中暗藏着什么阴谋。毕竟,大楚向来狡猾多端,我们不得不防。”
高湛听了亲信大臣的话,心中的疑虑又加深了几分。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林缚的身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审视与怀疑。
林缚敏锐地察觉到了高湛的眼神变化,他心中暗自思忖:看来,想要让高湛完全相信自已的方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必须要拿出更加有力的证据和更加坚定的决心,才能够打消高湛心中的疑虑。
于是,林缚向前踏出一步,对着高湛深深地行了一礼,然后朗声说道:“陛下,我大楚向来以诚信为本,此次前来议和,自然是带着十足的诚意。我所提出的方案,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两国都有着莫大的好处。为了表示我大楚的诚意,我愿意再次做出让步。我大楚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贸易优惠政策,并且每年向北齐提供的丝绸、茶叶等物资的数量,也可以再增加两成。同时,我大楚还可以派遣更多的优秀工匠和学者前往北齐,帮助北齐发展经济和文化。还望陛下能够相信我大楚的诚意,接受我所提出的方案。”
林缚的这番话,让大殿内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大臣们的目光纷纷聚焦在了高湛的身上,他们都在等待着高湛的最终决定。
高湛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他没有想到,林缚竟然会如此果断地再次做出让步。他的心中不禁对林缚产生了一丝敬佩之情,同时也开始重新审视起林缚所提出的方案。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北齐将领站了出来,他大声说道:“陛下,切不可被林缚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大楚向来狡猾多端,他们的承诺根本就不可信。如今我北齐兵强马壮,若是与大楚开战,定能一举拿下北方三郡,何须与他们在这里讨价还价!”
这位年轻将领的话,再次点燃了大殿内的战火。支持割地的大臣们纷纷附和起来,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大殿都震塌一般。
林缚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的心中虽然有些焦急,但表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色。他知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