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郡县基本都一样,遍地都是饥民,这就是历史上大仲氏最终灭亡的根本。
又过了三日,历阳城的饥民已经达到了两千人,后面来的多了很多青壮,只是都饿得骨瘦如柴,或许养一段时间也能恢复过来。
如今仅靠着秦谊每日施粥一顿勉强裹腹,但是身体也在慢慢恢复精神。
这三日,历阳城中的尸体骸骨,都清理的差不多了。
还别说,自从秦谊实行以工代赈,大部分能动的饥民都愿意主动做事,很是积极,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参与做事,就有稀粥喝。
第四日,秦谊挑出仅有的一百多名青壮,让他们帮助修葺城墙,条件是给他们每人每天加一个馍馍。这一百多名精壮,立马激动坏了,主动向那十几名老工匠学习修葺城墙的本领。
这人只要好学,那就学得快。
不是青壮之人,能动的就帮着搬东西,哪怕两人抬一块土砖,那也是积极参与。
另一边,派去襄安的六名哨骑也回来了。
襄安县驻军八百人,都是县兵,城池规模只有历阳三分之二大,但整个庐江郡受灾情况不是太大,百姓至少能吃得上粮。
十日后,魏越也回来了,带回来了一千黄巾青壮,值得秦谊高兴的是,当初救下邳时的二十条大小渔船,被刘辟龚都又回去带到了慎县,这次居然一下子全带到了历阳,停靠在淮水与长江的交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