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薇稀里糊涂地在丰惠中学做了一年的老师了,这一年虽然没有教自已专业——语文课,但自已教得很轻松,可以干自已喜欢干的事情。
第二学年,学校安排彩薇任初二一个班语文,初二年段劳技,一个班主任,这两门课都是彩薇学习培训过的,领导这次总算开恩,让自已教语文了。
虽然彩薇觉得任务重,重在班主任工作,彩薇心里很没有底。教语文倒是没问题,是自已的专业,读大学时学了不少语文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暑期备课学习期间,专门为班主任工作,彩薇也请教过比自已年长,又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教师,但大都是笼统的观点。
甚至有个老师还吓唬彩薇,普通班的学生可不好惹,野蛮的,不讲道理的学生可能会动手打老师。普通班家长来学校,来校长那里闹的,也是屡见不鲜。
彩薇知道,学校肯定给自已压重担,当普通班班主任。这下怎么办?彩薇听得心里发毛,要真是这样,也太惨了。
全年段总共四个班,两个尖子班,两个普通班。
尖子班的老师高人一等,尖子班的学生也是众星捧月。家长重视,老师喜欢。
领导安排彩薇当班主任的就是其中一个普通班,初二(4)班。
丰惠中学规定,从初一进校开始,新生按小学毕业考试成绩,分成两个类型的班级,尖子班和普通班。
彩薇带的班级里个个都是梁山好汉。有抽烟的,有玩游戏成瘾的。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的比比皆是。
家庭关系更复杂,有父母离异没人管的,有父母外出,把孩子交给老人养育的,有父母一方病故,一方改嫁或另娶的……
不幸的家庭,大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对孩子管教不够。
老师头疼,父母更头疼。
期中考试后,学校要求班主任对本班级学生进行全面家访。
彩薇很认真地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家访任务。
家访后,彩薇真的打心底里可怜这些孩子,小小年纪要承担这么多的压力。
王小倩同学,父母离异,父亲赌博成性,嗜酒如命,整天浑浑噩噩,稀里糊涂过日子。
更滑稽的是,小倩父亲见到彩薇,还以为镇政府领导抓赌博来了,躲了起来。后来一听是女儿的班主任,才大摇大摆地出来。
“噢,小倩老师啊。老师,你爱管管,不爱管也没事,女孩子反正就这么回事,读啥书啊。不如打工赚几个钱,迟早嫁人……”
彩薇听着这话怎么这么耳熟。自已都大学毕业了,这种观念怎么还没改变。
小倩没有母爱,其实也没多少父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会缺少安全感,也会导致更加的没有归属感,久而久之会导致对任何事物和事情都无法打开心扉。怪不得小倩性格这么孤僻。
彩薇真的心疼小倩,和小倩比起来,彩薇觉得自已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胡文龙还要可怜,父亲车祸不幸去世,母亲本来就是外地的,父亲去世后跟别人去广东了。
胡文龙成了个没爹没娘的孩子。
家里只有年事已高的祖父祖母,能供他吃供他读书已经不错了。
文龙在家很懂事,帮祖父祖母干活,可对读书这件事真的有点力不从心。
彩薇听着文龙祖母的讲述,泪流满面,上天太偏心了,文龙小小年纪就要承受生活压力,太不容易了。
期中家访后,彩薇对自已班的学生更加上心了,也更加喜欢这帮比自已年龄小不了几岁的弟弟妹妹们。
她要用自已的微薄之力去爱这帮可怜的孩子。
彩薇用自已的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宽容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能感受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尽管学生淘气,但终究是还是孩子,彩薇也刚毕业,大家不喜欢叫“楼老师”,更爱叫“楼姐”,所以彩薇与学生的关系更近了。
政教主任约谈彩薇,“楼老师,不要与学生关系太亲近,师生之间要有界线。你现在待他们好,说不定什么时候爬你头上……”
彩薇可不那么认为,尽管大家口头上叫“姐姐”,但他们内心把彩薇当作自已最敬重的人,因为有几个调皮捣蛋的男生告诉彩薇,他们因为成绩不好,父母不喜欢,学校也不重视,课任老师也有意无意在课堂里会表露出对普通班的不屑。
这让他们觉得很不公平,凭什么,一进初中大门,就被分流,还被戴上“普通班”的帽子,大家觉得在学校矮人一等。
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反正没人看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