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彩薇又被叫到政教处领人。
三班任课老师经常向彩薇抱怨这帮人,太不听话,有时上课还要捣乱。
彩薇苦口婆心,说得嘴皮子都发痛,但是效果甚微。
那段时间,彩薇一直睡眠不好,即使睡着了也不踏实,总觉得这帮学生会出事,这班主任做得太累了。
彩薇曾经想搬出去住,不想住在学校。
彩薇感觉自已有轻度抑郁倾向,再这样下去身体都要垮了。
必须学会有效应对压力,必须保持心情舒畅,对自已好一点。
不过三班中考还是给彩薇面子的,有两位女生上了Z县重点中学分数线,这是所有老师都没想到的。
彩薇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心情舒畅了。
2007学年,2008学年,彩薇都是初三班主任。08年那届也不让人省心。
这个班从初一到初三,没有分班,彩薇是初三去接的。
这个班比彩薇前面带的三班还要麻烦,还算是个提高班,是五个提高班成绩最差,班级纪律是出了名的差。
彩薇一接手,就头疼。报名那天就直接给彩薇一个下马威。
有个女学生叫马哲华,穿着不像个初中生,还化了妆。
彩薇第一眼就反感,结果马哲华一进来,就指着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对彩薇说:“我要坐这个位置,我要看外面的风格。”
彩薇看了一眼,有点所反感。心里却在嘀咕,“来学校是学习的,不是来看风景的。何况排位置总要按身高,视力等因素,不是谁想坐哪里就哪里,又不是在家里。”
排位置,首先是排队按身高,马哲华在女同学中不算高。
第二天,彩薇忘了这件事,就把马哲华排在了第二排中间,马哲华不坐了,她一定要坐第三排靠窗的位置。
与学生见面第二天,还没正式上课就碰到这样的事情,彩薇有点不耐烦,又不好拉下脸来。
彩薇和马哲华谈了很长时间,马哲华就要坐靠窗位置,她的目的就是想自已不想听课的时候,看窗外。
彩薇想想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个事,大家折中,坐第二排靠窗,但是需要马哲华保证上课时间不能看窗外,在学校读书,是来学习的,再说老师辛苦上课,也要尊重老师,认真听课。
马哲华也保证了。这件位置风婆就这样过去了。
彩薇课余时间去看了一下马哲华的情况,成绩一直没有起色,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做点小生意,爷爷奶奶在家,但马哲华我行我素,根本不听爷爷奶奶的管教。
从小学四年开始就不好好读书,初中开始,不知跟谁学的,化起妆来了。
其实马哲华五官长得很精致的,一化妆反而破坏了原来的美。
平静了一段时间,那天是周日补课,彩薇是上午的课,到学校发现其他同学都到了,就马哲华没到。
彩薇给马哲华父亲连打三个电话,都没人接。
“大概还在睡觉吧。”彩薇自言自语。
彩薇就去上课了,一上课就把这事给忘了。
吃中饭时,彩薇突然想起来,马哲华父亲还没打通呢,赶快又打,连打两个,还是不接。
第二天早上,马哲华还是没来,彩薇就向学校政教处汇报了情况。
彩薇没办法,上好课,乘公共汽车,又步行了三四里,终于到了马哲华家里。
爷爷奶奶告诉彩薇,马哲华周日早上去学校读书了,她是住校的,家里没人。
彩薇说:“马哲华周日就没来学校。她父亲呢?”
奶奶摇摇头,眼泪汪汪,似乎不想说起这种伤心事。
彩薇就回学校了,马哲华家离学校远,交通又不太方便,回来时彩薇等公交车,感觉自已被人扔到荒山野岭,心里一阵惊慌。
周二早上早自学,彩薇到教室一看,马哲华已坐在自已位置上了,彩薇把马哲华叫到办公室,至少要让其他同学知道无故旷课的严重性,这件事这样平息,没有教育意义了,另外同学要学样的。
马哲华对彩薇的劝导根本不予理睬,彩薇火冒三丈,又打电话给马哲华父亲,这次总算打通了。
彩薇的意思是马哲华无故旷课,对同学影响较大,希望他把马哲华带到家好好教育,而且据马哲华自已说,她这两个晚上没有回家,这更可怕,一个女孩子,留宿在外,后果有点严重。
马哲华父亲会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