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解甲归田后,被招婿了 > 第48章 赠书

第48章 赠书

其中七十五部就圆寂了,他的弟子们也陆续为这些佛经翻译注疏,甚至当时有上千僧人涌入译场传抄佛经。注1

过去了近百年,也未能将所有的佛经都传遍天下佛寺。

……

收到窦婴让人带回的佛经时,张棹歌和崔筠正在就刊刻选材的事进行讨论。

先前选材选的是造纸的原料,而今选的是用作印刷模板的板材。

崔筠找来了一位比故林更熟悉木材的匠人询问不同木材的特性,最后根据匠人提到最常见的松柏丶黄杨丶梨木丶枣木丶杉木与梓木等木材的特点,而挑选了枣木与梨木。

这两种木材兼具了纹理细腻丶吸水均匀丶软硬适中等优点,是最理想的雕刻板材。

选择了木材后,并不是立马就能用作雕刻的,需要在锯解后放到水中浸泡一两个月,再阴干三四个月,如此,投入使用的板材才不会发生变形丶皲裂或被虫蛀的情况。注2

刊刻关键材料之二是纸张,如今造纸的作坊已经悄悄地搭建起来,它就在崔家山林距离溪流不远的地方,可以有效地阻隔那些窥探的目光。

剩下一个影响印书的关键材料便是印刷时所用的墨了。

不过印刷跟书画不一样。

对文人骚客而言,书画是他们展现才能丶扬名立万的工具和途径之一,因此笔墨纸砚这些能影响书画质量的东西便显得尤为关键。为追求作品的完美,他们对笔墨纸砚的选用也十分谨慎。

印刷出来的书的作用更多是传播书籍的内容,而非展现书法之美,因此所用的墨只要不会洇墨或不容易被印纸吸收,用料劣质一些也无妨。

讨论得差不多了,崔筠和张棹歌忽然听见朝烟在外头喊:“娘子快些出来,窦娘子让人带了一车书回来。”

“怎么咋咋呼呼的?”崔筠神情无奈,对于能再次听到窦婴的消息却忍不住感到欣喜:“在哪里?”

她跟张棹歌走出去,果然看到了几个侍从拉着一车用木箱装着的卷轴。

随手打开一份卷轴,里面的经文让她瞬间明白窦婴的心意。

崔筠的眼睛当即便泛了红,但到底顾及形象没有掉眼泪。

她忙不叠地招呼这几位侍从入内休整,得知这些侍从中竟然有两位是宜都公主的人,心中叹服:阿姊当真是到哪儿都能广结善缘丶大放异彩。

尽管这些侍从的地位不高,但崔筠仍用好酒好菜招待了他们。

待他们要返回长安,又委托他们帮忙带一些东西去给窦婴。

崔筠除了准备钱粮布帛外,还备了两套衣衫丶鞋袜,以及自己做的香囊……里面都是一些驱虫辟邪的香料丶药材。

张棹歌说:“你这是担心窦小小在长安没衣服穿吗?”

“长安什么都贵,居大不易,阿姊交游甚广开销必然也大。我没有万贯家财相助,只能赠些衣物。”

张棹歌有所感悟:“那我是不是也要赠点什么?好歹朋友一场。”

崔筠一楞,问:“你想送阿姊什么?”

“你送了衣物,那我就送铜镜吧,正好以铜为镜正衣冠。”

张棹歌之前签到得了一面铜镜,刚好是在她意识到自己对崔筠有些好感之后,她觉得系统在内涵她不配,让她照照镜子。

气闷之下,一直将镜子放在芥子空间里没动,直到最近才听说端午有铸造新镜子的习俗,寓意驱邪。

崔筠已经有一面铜镜了,张棹歌决定送去给窦婴。

“铜镜?”崔筠困惑,张棹歌哪儿来的铜镜,莫不是要将家里的铜镜送去长安?

张棹歌说:“前些日子去草市转悠的时候看到那纹样有趣就给买了,不过买完就给忘了,刚才想起。”

崔筠:“……”

一面铜镜两千文,这也能忘?

某些方面,张棹歌真是心大得叫她惊叹。

“还有我练字的草稿,与其焚毁,不如统统交给她,让她知道我的字也是有进步的……还是留一些,毕竟如厕的时候用得着。”

看着张棹歌将一堆“垃圾”塞进装礼物的匣子里,崔筠欲言又止:希望阿姊勿要跟张棹歌一般计较。

把长安来的侍从送走,崔筠才抽空翻阅这些经文卷轴。

印刷的板材还没处理好,距离正式刊刻还有一段时间,她正好可以在那之前将这些经文誊抄到薄纸上。

这番忙碌,不知不觉就到了六月初。

再有两日便是韦燕娘的五十岁大庆,崔筠才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