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解甲归田后,被招婿了 > 第52章 把戏

第52章 把戏

齐娘子的婢女将崔筠等人迎入了馆内。

云月馆不是宅邸,且分内院和外院。外院的庭院很宽敞,东北没有围墙,只有一条建在河边的廊庑。这条河有五六米宽,河的对岸是广袤的农田。

这样的格局既能欣赏景致,又不容易让宵小之徒潜伏进来,是文人雅客最喜欢的环境。可此时天色已暗,只能看到一片叫人心底发凉的幽深漆黑。

虽然它不是住宅,可里面也有不少屋舍,齐娘子的婢女为她们安排了外院中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西厢房。

崔筠想当面向齐娘子道谢,婢女却说天色已暗,有张棹歌这个外男在,齐娘子不便与崔筠相见。

崔筠没有勉强。

第二天,她以为齐娘子也不会出现,准备让婢女代她传达辞别之意时,齐娘子终于出面挽留她在云月馆多待半日。

崔筠说:“也好,我不日便要启程回汝州鲁山,下次来邓州也不知是何年月,难得遇到如此投契的好友,就与齐娘子再说说话吧。”

齐娘子故作讶异:“崔家不是在邓州吗?”

崔筠说:“我成婚后便与良人定居鲁山县昭平乡,此番回来是为大伯娘祝寿,因一些事多留了几日。”

齐娘子自然知道韦燕娘五十岁大庆之事,甚至清楚崔筠跟崔家大房的那些恩恩怨怨。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尽管崔氏族人都很恼崔筠的叛逆,却没人会主动对外承认。

齐娘子会知晓这些内讳,只因崔铎数月前来云月馆喝酒时,几乎是喝一口酒就放下酒盏骂一句崔筠。

她一开始听得云里雾里,后来从崔铎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了全貌,心中对崔筠是欣赏钦佩多于厌恶憎恨。

不过,她的身处的环境不允许她的立场偏向崔筠。

因此崔筠对她来说,既是一个有共同话题能聊得来的朋友,又是立场对立需要提防的敌人。

好在崔筠不清楚她跟崔铎的关系,此时此刻她们还是可以做朋友的。

鉴于她们这次是袒露身份后的初次交往,崔筠并不着急从齐娘子这儿套出什么信息,晌午过后,她就提出告辞了。

回到邓州城,张棹歌问:“七娘可有收获?”

“收获不小。”崔筠勾唇,“我在云月馆的厅堂看到了不少熟悉的物件,而且屋外的河流经崔家的田庄。”

基本可以断定云月馆是崔铎金屋藏娇的地方了。

张棹歌唇角高高翘起,却未发一言。

崔筠看了她几眼,她依旧是这副“我有更多发现但我就是不说”的姿态,无奈地扯了扯她的袖子:“大郎有别的发现不能同我说吗?别卖关子了好不好嘛~”她硬着头皮学五桃将嗓子夹起来,软软地撒了个娇。

张棹歌立马丢盔弃甲,说:“云月馆可能是个供人博戏的柜坊。”

所谓“柜坊”是替走商的商贾存放丶抵押钱财货物的地方,也会放高利贷。注1

当然,因为在柜坊存放贵重物品丶钱财的人多了,想要在此处取用钱财也方便,很多富家子弟便会在此组局樗蒲博戏,输钱的人还可以在此借高利贷继续参与博戏。

出于安全的考虑,它往往会开在两市,开在城郊还是比较少见的。

但这种涉赌性质的柜坊跟一般合法的柜坊不一样,它若是开在闹市,随时都有可能被人举报。

官府下过禁令,赌博的都要挨板子——私人聚会那种不算,专指这类开设赌坊聚众赌博的。——崔铎既然要维持崔氏的名声,自然不会大张旗鼓。

“这么大的云月馆不太可能只有主仆三人生活,我观察过,那些人大抵在藏着财物的内院活动。”

除了齐娘子和其婢女,第三人是一名并不起眼的杂役。

崔筠讶异:“大郎是如何看出来的?”

“马的数量不对。昨晚我去喂马时发现马厩有三匹马和两头驴,今早只剩两匹马和两头驴,齐娘子主仆和那洒扫的杂役都在,应该是有人骑走了一匹马。说不准是想赶在城门开启前回去给崔铎通风报信的,她将你我挽留了半日,许是不希望我们回去太早,撞破了此事。”

又说:“至于如何看出有人在此博戏,那是因为她这儿樗蒲丶双陆的赌具超过了正常的数量。从前在淮西有个柜坊给牙兵提供地方博戏,陈仙让我将他们一锅端了……总而言之,云月馆里面有太多抹不掉的痕迹了。”

就好比哪个正常人家里会放四五张麻将桌啊?

平常朋友聚会饮宴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