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解甲归田后,被招婿了 > 第70章 赴京

第70章 赴京

唯有这香粉还能稍微让她愿意花费心思,也唯有崔筠还能勾起她的兴趣。

“……”崔筠没再往下说。

她跟齐娘子的关系还没到可以鼓动她去反抗崔铎的地步,冒进的结果可能是齐娘子不仅不会听,反而会怪她不安好心。

齐娘子显然不打算继续讨论这个话题,问崔筠:“今日怎的不是张郎君陪你过来?”

崔筠微微一笑:“她有事处理,此行只有我回来。”

她扭头望着西北方向,眸光潋滟,心不在焉地想:也不知她到哪儿了。

……

从邓州至长安近七百里。

传说关公的赤兔马能日行千里,张棹歌骑的只是普通马,极限是日行三百里,况且马不需要休息,她长时间骑马也受不了,因此她花了三天时间才来到蓝田关。

过了关还得再走上八十里才到长安城。

半天就能走完的路程,并不急于这一时,张棹歌决定先在蓝田县休整一番再去找窦婴。

要说这蓝田县,也是历史名县,它出名的除了蓝田玉和温泉,还有就是各种文人雅士丶达官显贵建造的别墅。

比如王维的辋川别业丶钱起的蓝溪别业,还有什么东山草堂丶南山书斋丶蓝田别业……

张棹歌之所以对这些别业如数家珍,只因她穿越前的老家就在隔壁县,不过这会儿她的老家还没建县呢。

她打算去辋川别业看看。

王维已经去世二十六年,她是没机会遇到王维了。据说他生前的时候上表在辋川别业建寺,后来又遭遇战乱,因此这会儿还能不能看到辋川别业的“二十景”也未可知。

路上,张棹歌遇到了五位头戴帷帽骑着骡的女子,她们的身旁有几名侍从,曾经从军的张棹歌一眼便看出这些侍从都出身行伍。

这时,有一位女子吟唱道:“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注1

又有一位女子跟着吟诵:“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枉道秖从入,吟诗许更过。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注2

张棹歌:“……”

欺负现代人?

走在倒数第二的少女吟声:“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注3

这首诗张棹歌熟,崔筠的藏书中就有一卷《辋川集》,这首是王维的《辋川别业》。

张棹歌弄明白了她们的目的地原来和自己一样,当即开口:“诸位也是要去辋川别业?”

五女转头看她,为首的笑问:“何以见得?”

“这位小娘子念的诗出自摩诘居士的《辋川别业》。”

“原来郎君也识得摩诘居士的诗。”少女说。

“内子非常喜欢摩诘居士的诗文,我不过是在她吟诵时,稍稍记住了这一首罢了。”

为首的女子自报家门:“妾清阳宋若莘,这几位是妾妹若昭丶若伦丶若宪丶若荀。不知令妻是何人,能否有机会结识?”

“她姓名崔筠,家中行七。”张棹歌顿了下,想起这会儿的人貌似挺重视门第的,于是补了句:“出身博陵崔氏,曾祖时迁居邓州,她眼下也正在邓州。至于我,姓张,粗人一个。”

宋氏五女恍然大悟,出身高门,才学自然不低,可惜对方不在长安。

至于张棹歌,没有才学的人,她们连跟她聊天的兴趣都无。

张棹歌:“……”

歧视现代人?

张棹歌也不管她们,策马提速,找到了鹿苑寺投宿。

有“骑术精通”的技能加持,连日赶路,她的两腿虽然遭了很大的罪,但尚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不过休息一宿后,她这长时间骑马的后遗症就显现了。

无奈之下,她找了一个僧人,帮她去华阳观给窦婴送信。

僧人去要半日,窦婴不可能收到信就赶过来,于是张棹歌做好了窦婴第二天才会出现的准备。

没曾想,太阳还没完全落山,窦婴就出现在寺外了。

张棹歌的心咯噔了下,强忍着痛意下榻出门去见她。

窦婴见到她的第一反应是朝她身后探头看去:“七娘呢?”

张棹歌稍稍松了口气,说:“只有我来了,她没来。”

窦婴神色古怪,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