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热销
用自己的身体来安抚崔筠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况且床笫之事自然该有来有往,这样才有利于妻妻生活的长远发展。
张棹歌望着她,吃吃地笑了声:“那今夜我是你的了。”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撬动了压在崔筠心头的千斤石, 她尝到了心潮澎湃丶血脉偾张的滋味。
情话果真是最好的前戏,尤其是张棹歌这少有的姿态, 叫人神魂颠倒。
在张棹歌付出血的代价后, 崔筠对未来的忧患意识总算是打消了。
尽管张棹歌不需要,但崔筠还是内疚地给她放了一天假,并暗下决定, 一定要多练, 只要熟练了,就不会因为技艺生疏而叫张棹歌有苦难言了。
张棹歌心头倒是没什么苦, 她还安慰崔筠这都是甜蜜的负担。
崔筠原想就这个“负担”跟她掰扯清楚,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小题大做,便让这事翻篇了。
……
青溪与夕岚和离的事并没有外传,只不过青溪搬到另一个院子居住的事瞒不住别人,于是就有了许多猜测,但碍于他的身份, 没有人敢跑到他面前来说三道四。
林春在冬训中没能撑过第三次考核被淘汰了, 好在她有了新的活计,不用再担心接下来的日子一顿饱一顿饥了。
她跟青溪不知是真的断了,还是因为果林离别业太近,有顾虑,并没有在张棹歌与崔筠的眼皮子底下频繁往来。
崔筠也没空管他们的事, 她正在等刊印的佛经面世后的成果,是否如她猜测的那般提高楮皮纸的销量。
在崔筠把佛经的消息放出去后, 昭平乡附近的广宁寺是第一个找上门的,目的自然是想借阅她手上的佛经。
来的是广宁寺的主持方丈,可见崔筠手上的佛经对这些僧人的诱惑力有多大。
崔筠让朝烟拿出两卷刊印的佛经给主持,后者看到佛经的态度愈发虔诚,尽管这两卷佛经并非他此次的目的,可他还是一字不落地看完了。
“多谢崔施主。听闻崔施主家中还有不少窥基大师译注的经文,贫僧冒昧借阅,一个月内必定归还。”
崔筠这次刊印的佛经是最经典的《妙法莲华经》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其中一卷,这上面刊印的也是最为佛信徒耳熟能详的内容。
对崔筠而言,越是百姓耳熟能详的东西越好卖,但对已经有不少佛经典藏的广宁寺而言,最没有价值。
崔筠微微一笑:“大师,不是我不愿意出借,只是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得到这些佛经的,还没看完呢。不若等我看完,再到寺中供经。”
主持:“……”
所谓的“看”怕不是刊印。
真到那时候,佛经已经传遍汝州了,他们广宁寺还谈何优势。
他叹了口气,询问崔筠要怎么样才能出借这些经书。
崔筠说:“听闻贵寺也有不少经文典藏,我也想拜读一二。”
广宁寺虽然是以借阅为名,实则还是带回去抄一份放在寺中珍藏——崔筠手里有广宁寺没有的佛经,广宁寺也有崔筠手上没有的佛经,既然如此,她为什么不能跟广宁寺交换着抄?
主持的脑中似乎经过了一番天人交战,最终还是答应了崔筠。
见识过八关斋会之盛大,同时也算半个信徒的崔筠很清楚佛信徒的钱很好挣。如她预料的那般,刊印的佛经一经面试,纸行的营收便提高了不少。
这时,崔筠收到了窦婴寄来的《正元历》。
《正元历》是建中年间,皇帝嫌弃旧的《五纪历》不准,而让司天台根据观测的天象制定的新历法。
每年十月初一,司天台都会颁布明年的历书。
历书又有皇历之称,是朝廷和百姓确定农时最重要的工具,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备上一份,可见其需求之高。
窦婴寄历书来的用意,崔筠又怎会看不出呢?
她心中既酸涩又高兴,并趁此机会提笔写下书信寄去。
既然阿姊不与她写信,那她便写信给阿姊。
另一边,她让宿雨抄了份历书给刘墩儿刊刻。
佛经可以慢慢来,历书具有时效性,一旦官印的历书面世,那她这边就再也抢占不了市场,可不能慢。
张棹歌忙里偷闲翻了下这历书,发现它跟后世的黄历有不小区别……属于她看不懂的那种,后世那种出现了月份丶节气丶吉凶丶行事宜忌等内容的黄历这会儿还未出现……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