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解甲归田后,被招婿了 > 第96章 换人

第96章 换人

第96章 换人

张棹歌被授节度衙前兵马使兼关镇务的事, 崔家是端午方才通过王家人之口知晓的。

王贺骋被仙人跳,险些把汝州田产丶宅子都输光的事终究还是让王父知晓了,王父气得差点中风, 他深知不能继续放任王贺骋这么混账下去,又从女儿王翊那儿得知崔家办族学, 于是下定决心把王贺骋给丢到了崔氏族学来。

王父不仅不占崔家的便宜, 还掏了不少钱作为王贺骋的束修,又叮嘱王翊要约束他,一个子都不给他花, 省得他动辄输几万钱出去。王家家底再丰厚, 也不够他这么败的。

王贺骋除了到崔家求学,也是为了给王翊撑腰。

王翊跟崔铎那事闹得崔家丶王家的面子都不好看, 崔铎迫于无奈跟齐凝碧分道扬镳外,还把从王翊那儿占的便宜都给补了回去。

崔铎这会儿也隐约猜到了这事会暴露跟崔筠怕是脱不了干系,毕竟这事早不揭穿,晚不揭穿,偏偏是他去威逼崔筠跟大房合作之后被揭露,打了他措手不及。

他暗搓搓地准备报覆崔筠时,王翊就告诉他:“我爹来信时提到, 七娘那赘婿入了曹王的眼, 成了鲁阳关镇遏将了!”

崔铎跳起来:“这丶怎么会?!他又干了什么?”

“今年开春,曹王便下令收茶叶一百五十万斤,与《茶经》十本丶茶器百件等,准备与回鹘换马。”

王家田地资产多,也拥有茶山, 因此曹王的使帖下达时,他派人去打听, 便了解了来龙去脉。

回鹘的使者及商贾还在长安,曹王派人去与那些胡商,最后定下了一百五十万斤茶叶换一千匹战马的互市合作。

至于《茶经》与茶器,则是曹王听从张棹歌的建议,给胡商当饮茶指导书的。不过他当时只准备给一本,后来胡商看到了《茶经》的价值,又用十匹马换剩下的九本。

曾经朝廷与回鹘换马,四十匹绢才换得一匹马,偏偏为了充大头,回鹘要换多少马都答应,导致绢帛的流出严重。

用产量多而价格便宜的茶叶换马,朝廷这边没有压力,回鹘那边也得到了茶叶,简直皆大欢喜。

与此同时,山南道的茶叶也有了销路,茶商赚了钱,曹王也有了更多战马来培养骑兵,到时候便可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向淮西。

崔元峰一家几口:“……”

这张棹歌难道真的是人才,是他们看走了眼?

当初他们看人只看世家门第以及才学,百般瞧不起张棹歌,可先是造纸印刷,然后又建言“茶马互市”,难道真的有人可以不通过学习,就成为干吏吗?

不。崔元峰坚决不认可张棹歌,造纸印刷那都是工匠才专注的事,张棹歌出身白丁,专事农工商,永远都成不了士!

王贺骋很是缺心眼地说:“你们不认可又如何,人家是武将,也不靠你们升官。”

崔家人:“……”

王翊怒瞪他:“这儿有你什么事?滚去看书!”

王贺骋撇撇嘴,起身离去。

他们让他待在这儿,他还不乐意呢!

听闻最近有两种佳酿“老君堂”与“娘子醉”非常好喝,近百钱一升,他要去尝一尝。

崔家人脸上的遮羞布都被王贺骋扯下来了,再也没有脸面谈论张棹歌与崔筠。

在昭平乡的崔筠与张棹歌自然不知道崔家和王家发生的事,只是在汝州代为打理纸行的宿雨却能明显地感觉到崔氏族人的态度变化,不仅在她坚持不赊账给崔氏族人后乖乖地掏钱买纸,连带着对她也没了往日的颐指气使。

鲁阳邸店。

崔筠进来的时候,有好几道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毕竟这邸店开在鲁阳关附近,进出的多是走商的男商贾。

邸店除了提供住宿和饮食外,并无旁的服务,故而除了后厨与杂院那些乡里的妇人帮工外,平日很少能看到女子在邸店走动。

倒是有些不甘寂寞的男商贾会带上小妾或外室,崔筠一出现,众人不免这般猜想。

不过,崔筠的身旁还跟着朝烟与青溪,她进邸店后先去检查了邸店的酒水,看看是否有兑水。

众人看那量酒博士在她面前不敢吱声,不由得问路过的博士:“那妇人是什么人?”

博士低声说:“那是咱们镇遏将的娘子,崔七娘。”

众人自然知道这家邸店的背景,但仍觉得崔七娘的行为越界了。

博士瞅他像个傻子,说:“崔七娘可不是仗着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