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解甲归田后,被招婿了 > 第104章 对戒

第104章 对戒

昭平乡因有张棹歌组织镇兵救灾,故而灾情算轻的,也没有百姓溺亡或失踪。

张棹歌与崔筠却并没有掉以轻心,因为天灾只是开始,如何善后才是难题。

今年粮食受到水灾的影响而减产,来年粮价必然会有所上涨。

崔筠已经趁现在还没开始大涨价,先囤一些粮食,又组织乡里,每家都拿出一些粮食放进社仓中,以备荒年。

其次,水灾还没完全过去,隔三差五还是会下雨,田间的积水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种植计划,乡里需要组织人手去排水。

最后是与张棹歌及镇兵休戚相关的问题——粮食减产丶物价飞升,势必会造成关中百姓逃荒,治安问题也会日趋严峻,必须组织镇兵加强巡逻。

“还有一事……”张棹歌召集郑和义等镇将与镇官开会,她提到:“为防止接下来粮食减少,我会减少酒酿。考虑到酒酿减少会影响军供,所以今年得扩建军仓,多囤一点粮草,以应对来年有可能到来的饥荒。”

听说张棹歌会减少酒酿,镇官们都有些不安:“可是今年也没有多馀的钱去囤粮草呀,还是得想办法增加军供才是。”

“这好办,卖不了酒就卖别的,增加军需不是只有卖酒这条出路。”

张棹歌决定学习监狱的做法,让镇兵们在训练丶巡逻之馀,抽出一点时间来做草编丶竹编。

她还在营寨开辟了一块空地养猪,再让镇兵们学习如何劁猪,争取把猪养得十分肥美没有腥臊之味,然后打几口大铁锅,在鲁阳邸店供应红烧肉这样的美食。

到了九月,放晴的日子终于多于下秋雨的日子,人们也感觉到了明显的凉意。

伏牛山的枫树被染红,银杏的叶子则开始泛黄,它们藏在开始枯萎,但仍有绿叶的树木中,远远地看去,层层浸染,美不胜收。

崔筠坐在廊下,一边煮着娘子醉,一边眺望着伏牛山的秋景。

她忽然说:“两载了。”

刚走过来的张棹歌步伐一顿:“什么?”

崔筠回头,朝她微微一笑:“我们相识已经有两载了。”

古鸦路初见时,崔筠也没料到她们会有如此深的纠缠。

张棹歌的记忆也被崔筠勾起,她笑说:“初见时,你对我可是不假辞色的,亏我见你脸上溅了血,还把手帕给你擦脸了。”

崔筠说:“你行事乖张,我害怕你不成么?”

“如此说来,倒是我的不对了。”张棹歌问,“那方手帕呢?”

崔筠小声嘀咕:“当时以为你是男子,烧了。”

张棹歌没有生气,反而哈哈一笑:“烧得好。”

崔筠问:“那你初见我时,是如何想我的?”

张棹歌有些坐立难安:“说实话?”

“说实话。”

“咳咳,觉得挺好看的一少女,还有胆量,可惜说话文绉绉,一看就是规矩多的。”

崔筠:“……”

她扭回头喝酒。

张棹歌窥她的脸色,惴惴不安:“生气啦?”

“我生什么气?我规矩这么多的人,怎么会轻易与你置气?”崔筠说。

张棹歌暗道,这不就是生气了么!

“你难道希望我对你一见钟情么?一见钟情本质就是见色起意,我可不是那么轻浮随便的人。”

崔筠哼笑说:“我初见你时,就觉得这小将长得唇红齿白,貌若妇人,但流里流气,十足的兵匪。后来一看,果然是混不吝的。”

张棹歌:“……”

她讪讪地说:“得了,我们不必互相伤害了。”

崔筠噗嗤一笑,神色忽然认真了许多:“但是我时常在想,幸好当初遇见的人是你。”

如果当初没有镇兵来救,崔筠左右逃不过一个死字。

哪怕有镇兵相救,救她的人不是张棹歌,她往后在昭平乡肯定也会举步维艰。毕竟她当初对镇兵们的印象并非是刻意往坏处想,如同现在的镇兵,若没有张棹歌压着,他们的行事只会比她初见张棹歌时乖张。

甚至镇将们想不到什么提高军供的办法,就会对昭平乡的人巧取豪夺,她一个跟家族离心的孤女,可不就是最好的肥羊?

“或许我们的相遇丶相知丶相爱丶相守都是注定的。”张棹歌说。

她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因为在和崔筠相遇之前,系统签到的奖励看似与崔筠无关,实则每一项技能和奖励,除了能强大她自身之外,都间接地帮到了崔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