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
筱琳坐在钟楼上,看得眼花缭乱,如痴如醉。长这么大,从未如此近距离观赏过烟花。这场面实在是太震撼了!
只见她手舞足蹈地指着天空:
“大叔,你看,这是蘑菇诶,你说像不像?哇!那是兔子,大叔,你看!是兔子!”
道一微笑着看向她,时不时配合着点一下头。
真希望时间能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烟花虽然短暂,却也曾经灿烂,此生无憾!
远处,风筝仍旧迎着寒风,在火树银花之间,努力飞翔着……
……
烟火过后,天空中又恢覆了宁静。
远处突然传来了“咚咚丶咚咚!”的声音。声音由远及近,每隔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响起。 “大叔,你听到了么?”
“你是说打更么?”
“这是打更?响两下是代表两更么?”
“嗯,现在已是二更时分了。我们该回去了。”
“哦,原来已经这么晚啦。说起来,临安这地方还真厉害啊,到了两点大街上还是人来人往。”
道一楞了一下。
“你说得没错,临安的上元夜,确实会持续到半夜三更,可是,现在是晚上九点,不是两点。”
筱琳的脸又刷的一下红了。
……
正当他们收拾好风筝,准备回去的时候,大街上突然传来了吵杂声。
“让开!让开!皇上御驾!”
只见天街上,突然涌出了一排士兵。
原本在大街上的行人商贩,在士兵的驱赶下,迅速向两旁退去,留出一条通道。
紧接着,在御街尽头,使出了一辆豪华马车。
“这也是元宵特备节目么?”
筱琳认为那是继烟火晚会之后的又一重头戏……看这排场,还真的声势浩大,惟妙惟肖。 “不,那真的是皇帝,孝宗皇帝,而给他开路的是御林军。”
筱琳吓了一跳,连忙眯起双眼,想要看清楚远处的皇帝,到底是长什么样的。
“他这么晚不睡觉,跑出来干嘛呢?”
“那你呢?现在在大街上又是干嘛呢?”
筱琳刚想发脾气,道一却抢先一步打断了她的话。
“他要去宣德门看鳌山。”
“什么?皇帝要去看大乌龟?”
筱琳差点笑了出来。
道一也跟着微微一笑。在筱琳看来,他似乎在嘲笑着自己的无知。
“走,我们也去瞧一瞧,这大乌龟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下一刻,筱琳便拉着道一的手臂,拼命地往前冲,她要赶在封路之前赶到鳌山。
他们穿过了两条街,在即将拐弯的时候,筱琳突然停了下来。
“诶,大叔,你认识路么?宣德门在哪?”
道一点了点头。
……
当他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其中一半人是来看花灯的,而另一半则是想一睹皇上风采。
当年,孝宗继位后,励精图治,勤俭爱民,一心振兴大宋,深得百姓爱戴。
此刻,筱琳也顾不了形象,为了一睹乌龟花灯的尊容,只好拉着道一拼命地往人群里挤。 说起这鳌山,其实是十分壮观的。它是由几百盏琉璃灯,层层叠叠,按照鳌的形状拼凑而成,大约高五丈,灯内人物皆由机关控制,活灵活现,而灯外壁画更是栩栩如生,如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实为灯中之王。如此庞然大物,挂在宣德门上,何其壮丽。难怪连皇上都要御驾亲临,一睹其“芳泽”。
二人好不容易挤到了人群的前排,占据了极佳的观赏位置。
筱琳再次被眼前的大乌龟所震撼。想不到这趟临安之旅,会带给她如此之多的惊喜。 此时,宋孝宗的马车已逐渐驶近,马车前面依旧是御林军开路。而御街两旁,则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突然,一个花灯从人群里掉了出来,一直滚到了御街中间。紧接着,一个小女孩,约莫两三岁,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屁颠屁颠地冲向那盏花灯。看样子这花灯是她刚才不小心弄丢的。
小女孩捡起花灯后,并没有走回人群中,而是站在原地,好奇地看着皇上的大队人马在眼前一步一步的逼近。
两旁的人们开始惊呼。
“娃儿,赶快回来!”
“这是谁家的娃,赶快把她抱回来。要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