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陷入诡异的沉默。
姜玉屏住呼吸,姜母的茶杯停在半空。
然后姜父爆发出一阵大笑:\"好小子!确实是刚才跳闸时写的!\"他用力拍打李凡高的后背,\"工科毕业的小伙子观察力就是好,不错,不错!\"
李凡高如释重负,这才发现后背已经湿透。
姜玉偷偷对他比了个胜利手势。
回到客厅,姜母端出自制的酒酿圆子。甜香弥漫中,姜母突然问:\"你们那个光伏电站,遇到阴雨天怎么办?\"
“呃,我那光伏场的晶板很先进,下雨天也能发电,就是发少一点电而已。”李凡高老老实实回道。许多人不清楚,下雨天也有光呀,也会发电啊。
姜父看了姜母一眼,好像在笑她怎么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他喝了口茶,说道:\"听说你是省电力专才协会的专家,下周文化厅里有个文化科技融合座谈会,你要不要来讲讲电力和文化融合?我可以帮你报名。\"
姜玉在桌下紧紧握住了李凡高的手,她觉得这机会不错。
李凡高连忙摇头,说道:“叔叔,还是不用了。我年纪轻,资历尚浅,又不是老专家,去到那里压不住阵脚呀。”
开玩笑,在他的心里,电力和国粹文化有个屁的融合,他又不是做灯饰的。
当初他在武当山做那微型虚拟电厂,也只是在那光伏发电板周边弄几个道家符号的装饰,难道这就是文化与电力的融合?
拉倒吧。
自己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电力工程师,哪里有什么国粹文化、传统文化的知识,还去演讲哪?
那不是自己找机会出丑吗?
姜父也不勉强,两人又谈了一些电力市场的问题,姜玉影就在一旁听着,见父亲和男友相谈甚欢,她心里也高兴。
正在谈论中,餐厅里传来姜母的喊吃饭的声音。
饭桌上,又出现一道未来岳父考女婿的题目:喝酒。
姜父是祖籍东三省,东北的汉子喝酒从来不怂,他又是个文化人,文化人嘛,难免会沾染一点古风,于是很多文人都有喝酒的坏毛病。
正所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嘛,你不经常喝点小酒,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人。
李凡高看着姜父拿出那一酝珍藏许久的老窖酒,不由一阵头大。
你说不喝吧,有点扫了姜父的兴,又有点不给面子。
再说了,听说有些地方,女方的父亲特地用喝酒来衡量上门的小伙子是不是身体健康,有些地方的老人认为,能喝酒,就表示身体强壮。
所以这酒必须得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