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学习,经常是趴在旁边睡着,然后被父亲轻轻的抱上床,盖好被子。
不足月的我半年后开始长好,白皙的皮肤,圆圆的胖乎乎的脸蛋,还特别爱笑。邻居们都说:“小米家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漂亮。”
我一岁的时候,父亲对母亲说:“老家失去联系的弟弟终于找到了,想接到新疆来。弟弟在老家农村吃不饱饭。”
母亲没有反对,她结婚前知道父亲没有了爹妈,至于父亲的弟弟妹妹,也是后来才听父亲一点点的说的。
小叔叔七岁的时候被送进了孤儿院,两年后,孤儿院解散,小叔被一人家收养。虽然这家人对小叔不错,但几年后小叔还是想尽办法找到了已经结婚的大姑姑。从大姑姑那里知道父亲在新疆,有了工作,还成了家。
小叔叔和父亲联系上之后,拿着父亲写信的信封,揣上父亲寄的五十元钱,几经转折到了新疆。毕竟是十六岁的小夥子,一个人找到了煤矿,找到父亲家的时候,父亲 还没下班,只有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在家。母亲将我背在背上准备做饭,姐姐自己围在母亲脚边玩耍。
看到这个不足一米五的半大小子,母亲猜到了是父亲的弟弟。小叔叔把父亲的信递给母亲,坐在桌边拘束的等着父亲。
母亲温和的和小叔说话,让小叔先喝水,吃点玉米面馒头。
等父亲一进门,小叔就跪在父亲跟前,哭得稀里哗啦的。
母亲拿出自己的衣服给小叔,毕竟小叔个子太矮了,父亲的衣服他穿不起来。
父亲安排小叔去学校读书,没几天,小叔就回家了,他不高兴地说:“我不去学校,都是几岁的娃娃,我这么大的人,还和他们一起读书,太丢人了。”
本来父亲坚持让小叔读一年书,可小叔坚决不去。小叔求助母亲,才没被父亲逼着去读书。
父亲去找了单位领导,说了小叔的情况,原本是要把小叔安排进民兵连的,可见到小叔后,变卦了,说小叔还没枪高,不要。
小叔见民兵连不要自己,回到家就哭。母亲哄了半天,最后答应,给他找个工作,小叔才破涕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