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翻车
父亲送进了医院,醒来的时候,母亲已经在医院了。他听不清医生和母亲说什么,他以为自己还没清醒过来,听了很多次,还是听不清楚,转过身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父亲喊母亲的名字,母亲转过身看着父亲眼泪立刻出来了,她握住父亲的手:“醒了呀,想不想喝水?身上那里不舒服,医生在呢,你给医生说。”
母亲赶忙给父亲倒了开水,一边用嘴巴吹着,一边给父亲喂水,还一边问医生:“肖医生,你快来看看,他醒了。”
肖医生等母亲喂了几口水之后,到父亲身边,仔细检查了一遍,说:“目前看暂无大碍,继续观察吧。”
父亲指指自己的耳朵,他看到母亲和医生在说话,可自己听不见,他有点着急抓了一下医生的胳膊:“医生,你们说话我怎么听不见。”父亲说话的声音有点大。
医生也提高了嗓门:“没关系,可能是 你摔着头造成的,暂时的,别着急,慢慢缓过来就好了。”
可医生转过身就对母亲说:“他可能摔着头,头上有淤血,淤血压迫耳朵的听觉神经,也可能是耳朵本身受损了,先观察一下,我们在做进一步的检查。明天请五官科的医生过来会诊。”
第二天五官科的医生过来检查,说是耳膜裂了,厂部医院没法治,给了两个方案,第一去市里大医院治疗,二是回家慢慢养,有可能可以自愈。
母亲知道父亲翻车的消息,吓得半死,到了医院看到父亲基本完好的躺在那里,她松了一口气,所以,当医生给她说父亲的耳朵受损听不见了,她都很平静,她觉得能保住身体她就满足了,至于耳朵聋,没关系,不是什么大事。父亲的肝炎当时那么严重都治好了,现在这个耳聋对母亲来讲应该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医生说可以自愈。
去了市里医院,医生说没法治疗,耳膜破损严重,只能等待自己恢覆,母亲问回覆的几率多大?医生回答百分之二三十吧。母亲对这个答案也依然平静的接受了。
父亲躺在床上起不来,坐起来都很费劲,更别说站起来了,只有躺着不疼。医生也觉得奇怪,没发现外伤啊,怎么就站不起来了。那时候医疗技术落后,拍片医生也是半路出家,拍的片子不清楚,医生也没看出来啥。可父亲一动就喊疼,一个大男人疼的冒汗,这可急坏了母亲。母亲找了很多次医生,让仔细看看。
请来市里的医生,说了父亲的情况,又重新拍了片子,才发现父亲的胯骨骨折了,这就是他起不来的原因。
母亲带信给小姑父,让我们周末别回家,直接去医院看父亲。
周末接完小龙,我和姐姐步行到了医院。看到父亲躺在那里望着我们笑,我们也走到床边笑着问父亲疼不疼。
母亲让我们说话声音大点,最好爬在父亲耳朵边说话。我们尝试了几次,才明白父亲的耳朵要很大的声音才能听见。
小姑带着小龙 和姑父星期天也来到了医院,看到父亲躺在床上,小姑大哭,哭得停不下来,母亲劝慰小姑:“行了,别哭了,你哥哥没大问题,运气不错,只是耳朵出了问题,以后咱们家就再没有秘密了,说话必须让外面的人都听见,你哥哥才能听见。”
小姑收起了哭声,转过头埋怨母亲:“嫂子,我哥都成这样了,你怎么一点不难过呀。”
“都成啥样了,再怎么样都比他得肝炎的样子好看,那时候真的不成样子,谁看谁哭。”母亲觉得小姑有点小题大做,夸张的给外人看吧。
我们见到父亲的时候都没 哭,因为父亲在笑,母亲也不难过,我们自然觉得就是住院,会很快好的。
“那我哥为啥起不来,你都不去找找医生?”小姑看父亲起床十分痛苦,立刻埋怨起母亲。
“七附院的医生来了,重新拍了片子说是胯骨骨折,所以动不了,要慢慢养。”母亲平静的给小姑解释。七附院是我们总厂医院的上级医院,在市里,几年前父亲的肝炎就是他们给宣布的结果,同事也是他们给送去了其他几家大医院检查,得出的同一个结果。
还有一个小插曲,跟着来医院的医生就有那个给父亲宣判死刑的医生,他对父亲的影响很深,见到父亲,他简直不敢相信父亲还活着,活的还很健康。母亲见到他有点不高兴,当初他给父亲看了好几次都是那个回家去吧的结果,让母亲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父亲坚持出院回家休养。在母亲精心的照顾下,一个月后,父亲走路可以不用拐杖了。
国庆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