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手不及。
汤九州见状,急忙指挥部队反击,然而,起义军的攻势如排山倒海般,官军的抵抗越来越无力。
在激烈的战斗中,汤九州被起义军击毙,官军顿时大乱,纷纷逃窜。起义军乘胜追击,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
不久之后,高迎祥等部又回到陕西。此时的陕西,李自成、蝎子块、过天星、满天星、混天星等部起义军正在与官军进行艰苦斗争。
李自成,这位日后将改写明朝历史的起义军领袖,此时已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魅力。
他的部队,在陕西的土地上灵活作战,利用地形优势,多次成功避开官军的围剿。
崇祯八年十一月,李自成和满天星、六队、争功王四支共十三营,合计精骑数万,从西安地区出发,经同官、宜君、宜川,绕到韩城。
他们计划等黄河冰冻后,转入山西,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这一年冬季,气温异常偏高,黄河的河水滔滔不绝,迟迟没有封冻。
李自成站在黄河岸边,望着奔腾的河水,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焦虑。
与此同时,明山西巡抚吴甡也察觉到起义军的意图。
他深知黄河防线的重要性,于是加强防河兵力。
他在黄河沿岸部署大量官军,设置了望哨,严密监视起义军的动向。
吴甡站在黄河岸边的城墙上,望着对岸的起义军,心中暗自得意。他认为,只要守住黄河防线,起义军就无法进入山西。
李自成等人得知入晋计划难以实现后,只能在韩城县境驻扎下来。他们在城外安营扎寨,开始漫长的等待。
士兵们在营地里,有的擦拭着武器,动作专注,希望武器在战斗中发挥最大威力;
有的修补着营帐,用粗糙的双手仔细缝补着破损的地方。李自成则在营帐内,与部将们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看来我们只能另寻出路了。”李自成皱着眉头说道。
“闯王,我们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突破官军的防线。”一位部将焦急地说道。
“别急,我们再等等看,或许会有转机。”李自成冷静地说道。
就这样,李自成等部在韩城县境驻扎了四十多天。
直到九年正月十二日,他们才终于起营前往合阳、澄城。
在行军途中,李自成不断观察周围地形,思考着如何应对官军的追击。
他骑着一匹矫健的黑马,走在队伍前列,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行军的因素。
二月,洪承畴纠集了官军二万,对李自成等部展开拼命追击。
洪承畴,这位明朝的悍将,深知李自成的厉害,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骑着一匹矫健的战马,在队伍前列,指挥着官军的行动。他身着黑色铠甲,面色冷峻,眼神中透着坚定和决心。
李自成和混天星得知洪承畴追来后,决定从澄城经韩城、合阳、宜川、洛川、鄜州(今富县)、延安、环县、庆阳、固原一线转移。
他们的目的是摆脱洪承畴的追击,寻找新的战机。然而,洪承畴却紧追不舍,他的部队如影随形。
过天星、满天星部则由真宁、合水东入陕西高陵、三原地区。
洪承畴担心省城西安有失,被迫分兵追剿。他深知西安的重要性,一旦西安失守,整个陕西的局势将彻底失控。
于是,他自带一军返回陕西镇压过天星、满天星二部,让部下将领继续西追李自成和混天星。
洪承畴所领官军在中部县(今陕西黄陵县)追上过天星和满天星。此时的官军,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疲惫不堪,脚步虚浮,脸上满是倦容。
但洪承畴却不顾士兵们的疲惫,大声下令进攻。
过天星和满天星见官军势大,深知此时与官军正面交锋对自己不利,于是避而不战,向西开拔,打算与李自成、混天星会合。
李自成和混天星得知过天星、满天星部的动向,也加快了行军速度。
他们在庆阳地区会合后,商议着下一步的行动。李自成提出进攻兰州,他认为兰州是西北的重镇,一旦攻克,起义军便能在西北站稳脚跟。
然而,他们的计划却被洪承畴得知。洪承畴立即檄调左光先和甘肃总兵柳绍宗,合击起义军于干盐池(今属宁夏海原县)。官军们迅速集结,向着干盐池进发。
起义军在干盐池与官军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