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头上的青筋暴起 )
幕僚被知府的呵斥吓得一哆嗦,连忙低头说道:“大人息怒,小的考虑不周。只是如今这情况,我们总得想个法子应对才是。” (幕僚战战兢兢,不敢正视知府的目光 )
知府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先派人去打听打听,看看太子殿下是否真的来了此地。若来了,再从长计议。” (说完,知府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神情疲惫不堪 )
此时,房间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窗外的树枝在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为刘知府的处境担忧。
刘知府神色紧张地在府中来回踱步,内心的焦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咬了咬牙,对着一群下人厉声说道:“你们都给我出去打听,看是否有陌生的人出现在这一带,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快去!”(刘知府的声音近乎咆哮,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心里如同揣了一块大石头,沉重又不安,想着万一真是太子微服私访,自己的罪行被揭露,那可就万劫不复了 )
下人们领命后,纷纷四散而去,整个知州府陷入了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之中。
几天后,下人们陆续回来汇报。
最先回来的下人急匆匆地跑进府中,一路小跑到刘知府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大人,小的打听到,听说来了一群外地客商,有几个富商打扮的公子,看着贵气逼人,像是很有钱的样子。他们在城中的客栈落脚,出手阔绰,身边还跟着不少随从。”(下人一边说着,一边用袖子擦着额头的汗水,心里也在犯嘀咕,这会不会就是大人要找的陌生人 )
刘知府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问道:“可知道他们来此的目的?”
下人摇了摇头,回道:“小的尚未打听清楚,只知道他们行踪神秘,不像是单纯来做生意的。小的在打听的时候,感觉有人似乎在刻意隐瞒他们的情况,这让小的觉得很是蹊跷。”(下人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刘知府的脸色 )
紧接着,另一个下人也回来了,神色慌张地说道:“大人,小的听说乡下也有一些陌生人,他们走村串户,下去调查百姓的生活情况。还向百姓询问了不少关于官府的事情,态度十分亲和。小的在远处偷偷观察着,发现那些百姓对他们很是信任,什么都愿意说,小的心里就直发毛,生怕他们问到什么不该问的。”(下人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
刘知府听到这里,心中一紧,喃喃自语道:“会不会就是太子?便叫,是,会不会是太子微服私访到了这里?”(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心里盘算着,如果真是太子,该如何应对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身家性命 )
他来回踱步,对着下人们说道:“你们继续去调查,如果发现异常,赶紧回来汇报。记住,千万不要打草惊蛇,要是坏了我的大事,有你们好看的!”(刘知府的声音中带着威胁和警告,心里却七上八下,没个底儿 )
下人们连忙点头称是,又匆匆忙忙地出去继续探查。
刘知府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坐立不安。他心中暗想:“若是太子真的微服私访到此,我之前所做的那些勾当岂不是要暴露无遗?不行,我得想个办法应对。”(他的脸色阴沉,双手紧紧握拳,想着是不是先准备一份厚礼,或者找个替罪羊来顶罪 )
此时,窗外的阳光被乌云遮住,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仿佛也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刘知府在书房里不停地踱步,脑海中闪过一个又一个的念头。他想到了贿赂,可又担心太子清正廉洁,不吃这一套;想到了隐瞒,可万一事情已经败露,隐瞒只会罪加一等;想到了各种可能的手段来掩盖自己的罪行,却又觉得没有一个能确保万无一失。
过了一会儿,又有下人回来禀报:“大人,那几个富商打扮的公子在城中与一些官员有过接触,但具体谈了什么,小的还不清楚。不过小的看到那些官员出来的时候,脸色都不太好,小的觉得这事儿恐怕不简单。”(下人神色紧张,声音都有些颤抖 )
刘知府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感到事情愈发棘手。
夜幕降临,刘知府依然在书房中苦苦思索着对策,而他的下人们则继续在外面奔波打听着消息。整个知州府笼罩在一片不安和紧张之中,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刘知府的幕僚满脸堆笑,刻意压低声音,凑近刘知府,讨好地说道:“知府大人呐,您就把心妥妥地放进肚子里吧。如果真是太子殿下来了,他一定会首先到您这里来的。不管怎么样,他看在太傅大人和太子侧妃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