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锦绣良缘之盛世宠妃 > 第39章 破局关键在人心

第39章 破局关键在人心

那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啊!”这一番话有理有据,说得朝堂上不少大臣都暗自点头,二皇子顿时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仿若调色盘一般精彩,只能愤恨地瞪了萧逸尘一眼,悻悻地退回自己的位置。

皇帝听了萧逸尘的话,心中暗自思忖,他看着萧逸尘,眼中多了几分赞赏。皇帝本就忧心这天下局势,深知民心的重要性,萧逸尘此举虽看似冒险,却也不失为一个稳定大局的良策。他微微点头,缓缓开口说道:“逸尘说得有理,就按此令施行吧。”

百姓们听闻减税减赋的消息,奔走相告,那喜悦之情简直要冲破云霄,仿若阴霾许久的天空终于迎来了灿烂骄阳。田间劳作的农夫们脸上重现笑容,干劲十足,仿佛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每一锄头下去,都带着对未来的期盼。“今年能少交点税,家里就能多留些口粮,这日子总算有盼头了。”一位老农激动地说道,他那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出许久未见的光彩,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农忙时节,萧逸尘还会派遣农业专家深入田间,那些专家们都是在农事上颇有造诣之人,他们带着满心的热忱和专业的知识,手把手地教农夫们如何选种、灌溉、施肥,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专家们弯下腰,指着土地耐心地讲解:“这片地土质肥沃,适合种小麦,播种的时候啊,间距要适中,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株都有足够的养分生长……”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原本荒芜的田野渐渐焕发生机,到了收获时节,一片金黄,麦浪滚滚,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百姓家中粮仓渐满,新屋渐起,生活越来越好,对萧逸尘的爱戴溢于言表。走在街头,百姓们看到萧逸尘的画像,都会驻足行礼,眼中满是崇敬,口中念叨着:“殿下是咱们的大恩人呐!”

林婉清也没闲着,她深知女子在这世间同样有着无限潜力,不应被旧观念束缚。于是,在京城开办女学,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女学的校舍修建得宽敞明亮,庭院中花草繁茂,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宜人,时不时还有阵阵花香飘来,让人闻之心旷神怡。开学典礼上,林婉清身着一袭素色罗裙,裙摆随风飘动,更衬得她仪态万千,风姿绰约。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站在台上,目光扫过台下众多渴望知识的女子,声音清脆悦耳地说道:“姐妹们,今日女学开办,便是希望大家能习得才学技艺,展现自己的风采,为我大周添彩。在这世间,女子亦能有一番作为,咱们不应被那旧规矩束缚了手脚呀。咱们读书识字,能明事理;学习女红家政,能持家有道;研习诗词书画,能陶冶情操。愿姐妹们都能成为大周的骄傲。”

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从诗词书画到女红家政,一应俱全。授课先生皆是德才兼备的才女,她们耐心教导,将知识与技艺如春雨般滋润着每一位入学女子的心。课堂上,女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先生讲课,时而为诗词中的精妙语句而惊叹,发出“哇”的轻声赞叹;时而拿起画笔,在纸上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眼中闪烁着创作的光芒;或是飞针走线,绣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她们学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不一样的人生。女学开办之初,便受到了广泛赞誉,许多女子纷纷报名入学,家长们也渐渐改变了观念,支持女儿来学习,说道:“咱家闺女去女学,说不定以后能有大出息呢。”

夫妻二人时常携手露面,或视察民生,或参与公益。他们深入市井小巷,走进百姓家中,关心百姓的生活起居,询问是否有困难需要解决。遇到受灾地区,萧逸尘更是亲自指挥赈灾,他不顾自己尊贵的身份,挽起袖子,和士兵们一起搬运物资,那沉重的物资压在身上,他却毫不在意,脸上满是坚毅之色,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他也浑然不觉。尘土飞扬中,他的身影显得越发高大,仿若百姓心中的守护神。林婉清则温柔地安抚受灾群众,她轻言细语,眼中满是关切,发放干粮衣物时,还会耐心叮嘱大家要注意身体,保重自己。亲民爱民之举传为佳话,民众纷纷拥护,自发为大周祈福助力。街头巷尾,时常能听到百姓们谈论着萧逸尘和林婉清的善举,言语中满是尊敬与感激,说道:“殿下和王妃这是菩萨心肠啊,咱们大周有这样的主子,是咱们的福气。”

那些心怀不轨的皇子余党及朝堂反派,见此情形,愈发难以煽动人心,他们妄图谋反的阴谋实施愈发艰难,仿若陷入泥沼,举步维艰。每次谋划集会,响应者寥寥无几,众人皆嗤之以鼻。大皇子在自己的府邸中,气得摔碎了手中的茶杯,咬牙切齿地骂道:“这萧逸尘,到底使了什么妖法,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