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锦绣良缘之盛世宠妃 > 第152章 薪火相传,基业长青

第152章 薪火相传,基业长青

仁心与担当。行医者,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习武者,当以守护和平为使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我们萧家的初心。”

孩子们纷纷点头,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坚定。微风拂过,桂花簌簌而落,如金色的雨丝,飘洒在孩子们的肩头,也飘落在萧府的每一个角落。远处,医馆的药香与武馆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药香中,是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呐喊声里,是武者对正义的坚守与追求。

萧府的故事,如同这永不凋零的桂花,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的芬芳。无论是风雨如晦的日子,还是太平盛世的时光,萧府人始终坚守着那份初心,将救死扶伤的医道、守护正义的武学代代相传。一代又一代的萧家子孙,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奋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家族的精神。他们的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成为了激励后人的传奇。而那棵古老的桂花树,依然静静地伫立在庭院中,见证着萧府的辉煌,见证着家族精神如同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这片土地的上空,照亮着一代又一代萧家子孙前行的道路。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眼又过数十载。那棵古老的桂花树愈发苍劲挺拔,虬曲的枝干如游龙般伸展,树冠如盖,金黄的花簇缀满枝头,将萧府的庭院染成一片温柔的金色海洋。馥郁的花香随风飘散,引得方圆数里的蜂蝶纷至沓来,嗡嗡声与孩童的笑闹声交织,为这座承载着百年荣光的府邸增添了几分灵动。此时的萧府,飞檐斗拱间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却又在崭新的雕梁画栋中焕发新生,早已成为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传奇象征。而萧家的精神,也如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着无数人的生命之路,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萧明轩在桂花树下的晨读声中渐渐长大,继承了祖父萧沐泽的聪慧与仁厚。他生得剑眉星目,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温润如玉的气质,唯有眼底闪烁的坚毅光芒,昭示着萧家血脉中流淌的担当。每日破晓时分,他总会坐在桂花树下的青石案前,捧着曾祖父萧逸尘用蝇头小楷批注的武学典籍,或是翻阅祖母林婉清以娟秀字迹整理的医案手记。泛黄的纸页间,墨迹早已晕染出岁月的包浆,可字里行间的谆谆教诲,却让他对家族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当读到萧逸尘在边疆战场冒死救治伤兵的记载时,他仿佛能看见金戈铁马中那个白衣执剑的身影;而林婉清在瘟疫中研制解药的批注,又让他嗅到了熬煮汤药时弥漫的苦涩药香。

十五岁那年的盛夏,暴雨如注,周边的村落突发洪灾。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断木残枝,如猛兽般冲毁房屋、淹没农田,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消息传来时,萧明轩正在医馆跟随叔伯们研习外伤处理。他二话不说,立即向父亲请示,而后敲响了武馆的铜钟。顷刻间,萧家年轻一代的子弟们手持兵刃、肩扛物资,在演武场整齐列队。萧明轩站在高台之上,雨水顺着发梢滑落,却浇不灭他眼中炽热的光芒:“萧家子弟,当以苍生为念!今日洪水肆虐,正是我们践行祖训之时!”

抵达灾区后,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浑浊的洪水尚未完全退去,残垣断壁间,百姓们蜷缩在高处,眼神中满是绝望。一位妇人怀抱着高烧的幼童失声痛哭,老人倚着歪斜的梁柱瑟瑟发抖,空气中弥漫着腐坏的气息与绝望的啜泣。萧明轩没有丝毫犹豫,迅速组织人员搭建临时安置点。他指挥武者们用结实的木料搭建高台,铺上干燥的茅草;医者们则穿梭在灾民中,分发姜汤与草药。他凭借着从小学习的医术,和萧家子弟们一起,为受伤患病的百姓诊治。看到一位老奶奶因腿部伤口感染而高烧不退,萧明轩立即蹲下身子。他解下腰间的玉佩作为抵押,向附近药农换取珍贵药材,又亲自用银针挑开腐烂的皮肉,仔细清洗伤口、敷药包扎。此后的七日七夜,他日夜守候在旁观察病情,困了就靠在床边打个盹,饿了就啃一口冷硬的干粮。当老奶奶终于转危为安,拉着他的手老泪纵横时,萧明轩只觉得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欣慰:“老奶奶,您就像当年救我的萧大夫一样,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这场救灾行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萧明轩带领的萧家子弟们,白天搭建房屋、分发物资,夜晚巡逻守夜、照顾病患。他们的衣衫总是沾满泥水,双手磨出层层血泡,却从未有一人喊苦喊累。当洪水退去,村庄渐渐恢复生机,村民们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含泪送别。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捧着煮熟的鸡蛋,孩童们将采摘的野花塞进他们手中,一声声“谢谢”“保重”,饱含着无尽的感激。回到萧府,萧明轩将救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装订成厚厚的册子。在家族会议上,他展开沾满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