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浮生遗珠记 > 第二十三章 鱼目

第二十三章 鱼目

且风险远没有刺杀先皇那么大。”

说到此处宋知念确实感到自己是当局者迷,打从一开始就认定王中元在案件中一定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甚至怀疑他才是主谋。

若是以刺杀作晋升垫脚石,自是要救驾才有功,但那时他并非重臣,甚至排不上殿内高位。没有救驾的机会,万一行刺成功,主子没了,他升哪门子官?

若是刺杀意在谋取皇位,他手中无可扶持继位之人,朝中亦无根基,这么做又有何意义?

从昨夜陈述看来,他纵容刺杀的猜测,确实不成立。

江玄继续道:“综上,我认为延川动乱丶刺杀纵火事前他确实不知情。文氏灭门后,伊图林部暗探销声匿迹,另外二人的身份倒是值得深究。”

‘纳...什么和阿吉...什么来着?’林玉安心里默默回忆这两人名字。

宋知念调整思路开口道:“依王中元所述,他在桐安遇见阿吉娜,随后跟踪至灵泉山,对峙中纳日达塔才出现。许阿昌的口供可以佐证二人确非同时到场。阿吉娜若是暗探首领,潜伏这么多年竟不知王中元一直在探查吗?她额间有疤,如此清晰的特征不做易容,大摇大摆地走在王中元的地盘上,不合理。”

“不错。”江玄继续道:“许阿昌曾说过,元武六年许阿才见过纳日达塔夜间挖坟行诡异之事,随后暴跳如雷毁掉尸体。虽不知此事有无关联,但若他找的是阿吉娜,那他并不知绛雪珠已将其覆活。至少那个时候他二人还不是同夥。”

“聊什么呢?”宫洛雪迈步入内,径直走到林玉安身旁坐下。

见他来了宋知念道:“正梳理着。”

宫洛雪自己倒了茶,听江玄道:“只是王中元口中,火烧懿萱宫乃是计划之外,此事恐无法考证。”

宋知念面有不豫之色。

以目前情况来看,王中元既不知延川动乱,也不知刺杀事件,甚至连那两人到底是不是暗探首领都没有直接证据,就更不可能知道火烧懿萱宫究竟是谁干的。

案卷所记是由现场进行推断,刺客慌不择路逃至懿萱宫,宫人欲制服他,混战中撞倒烛台引发火灾。

这真的能算是意外吗?

王中元的说辞,许是文氏对峙当日听那二人口述,也可能是随口胡编。

宋知念无法分辨。

此刻他心中有种翻山越岭,走了很久不知终点在何处的路,眼前终于现出一道门,可一推开却又站在原点的无力感。

他怅然的望着院里,练剑的岑子又令他想起亲弟沈瑛。

他那时才一岁啊,连个全尸都没有。小小的人,被烈火灼烧,尸骨被坍塌的宫殿砸得粉碎,靠着零碎的指骨丶残缺的腿骨才确认身份。

‘若是他能活到现在,也会如岑子方才那般,有礼貌地敲敲房门,伸个脑袋问我饿不饿吗?’

宋知念吸吸鼻子,抹了把脸回神道:“查到这份上,也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阿吉娜为何要去文氏?以王中元壮年时的武功,又带过兵,即使文氏弟子群起攻之,也有一百种平息的手段,为何偏要灭门?林氏又为何用绛雪珠覆活阿吉娜?这些疑问不解决,恐怕我一辈子睡不安稳。”

林玉安点头道:“父亲曾同我说过在外游历的故事,却从未提到绛雪珠,更未提过阿吉娜。或是知晓王中元一直监视,不愿我知道太多;亦或有不得不隐瞒的理由。”

宋知念道:“不得不隐瞒的理由...王中元如此密切的监视,尚未找到林氏任何问题,想来缘由并不在此。”

林玉安道:“宋兄,昨夜他或同你绕弯子,或同你针锋相对,唯独你说‘文若竹曾与你并肩杀敌,可你不仅杀了他,还污蔑他。你究竟是何居心?’这一问,他的回答却很坚定。”

宋知念开始回忆,江玄却立马接道:“他说‘你还是没明白。暗探首领出现在灵泉山,文氏便只有通敌这一个下场。’”

“他的意思是...”宋知念眼睛一亮看向江玄:“若他真的能确认那二人便是暗探首领,等他们下山再行抓捕,将二人同文氏分开,各自审讯拿到证据才是最恰当的方式。”

江玄点头:“莽撞的一人前去对峙,既取不到可用的口供,还会令自己身陷困境。这不是他办差的风格。”

“或许,他当时已打定将他们杀掉再伪造证据的主意。一定有什么原因让他慌了。”宋知念低声道:“慌到必须立刻灭口。并且...文氏也知道甚至参与其中。”

“阿吉娜。”宫洛雪道:“也是因为这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