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三批由星界军主力组成的增援部队也已整装待发。
如果太空死灵无法及时调集援军或施展其他战术手段,帝国军队逐步扩大战果并最终赢得这场战争将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陈曦也清醒地认识到,帝国海军正承受着巨大压力。
毕竟帝国海军的战舰和太空死灵的战舰相比,性能上是存在差距的。
差不多就是帝国的巡洋舰能打太空死灵的轻巡,但追不上。
若非太空死灵必须固守哈尔科夫轨道,被迫与帝国舰队正面交战,单凭其卓越的机动优势实施游击战术,就足以让帝国海军陷入苦战。
所以西吉斯蒙德和洛肯的第二批攻击部队在陈曦收到战报的当口,就已经投入了战斗,抓住了那宝贵的时机。
这两支生力军的及时加入,不仅巩固了先期战果,更为帝国军队创造了扩大优势的宝贵战机。
然而,地面部队的顺利推进并不能掩盖一个严峻的事实——如果帝国海军始终无法在轨道战场上取得决定性优势,这场战役仍将面临巨大的战略风险。
他清楚地知道,太空战场的胜负将直接决定整个战役的走向。
即便地面部队节节胜利,一旦海军舰队在轨道争夺战中失利,所有地面部队都将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相反,即便地面作战暂时受挫,只要帝国海军能掌握制宇权,就随时可以组织新的空降作战,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经过深思熟虑,陈曦做出了两个重要决定:首先,他立即向星区首府发出加急求援信息,要求抽调更多战舰增援哈尔科夫前线。
这份加密战报通过星语者紧急传送,特别强调“必须优先确保轨道控制权“的战略需求。
与此同时,他命令参谋部立即着手集结赫尔松防区所有可调动的战舰,甚至连几艘原本负责后勤护航的武装运输舰都被编入临时特遣舰队。
这支拼凑起来的舰队虽然规模有限,但至少能为前线海军提供急需的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