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不是常规的红衣加农炮,而是新造的巨型攻城炮,炮管口径206.2毫米,常规炮弹直径201毫米,它的发射药重16磅,最多可承受25磅发射药,有效射程约3000码,炮管以15°仰角发射时最大射程3620码。
嗯,没错,看到这里就知道了,聂宇直接把50年后英国人使用的“68磅炮”给抄过来了。
这玩意儿虽然还是前膛装加农炮,但胜在威力大,射速快,性能稳定,还足够便宜。
就这么说吧!这门火炮被英国人开发出来,一直用了八十年,才终于在一战结束后,正式宣告退役。
期间,包括后膛炮问世,也因为无法承受高膛压,导致炮弹出膛速度低,破坏力反而不如这门前膛巨炮。
汉军围城等待攻城大炮的几天里,长沙城中也不是什么都没干,郑源璹在陈三辰的提醒下,已经将散在城里的乡勇、绿营、衙役都集结了七七八八。
陈三辰倒是总算有事情能干了,因为郑源璹不会带兵,就把守城任务全权交托到了知府陈三辰,自己则在后面帮忙调度军需物资。
陈三辰皱眉说道:“藩台大人,这些兵全都不堪大用,上了城墙怕是得出事啊!”
郑源璹摇头:“北枢啊!我岂能不知?但如今情势危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不过你放心,这后勤辎重调运,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谁若敢克扣拖延,本藩亲自斩他的脑袋!”
行吧!上司说到这份上,陈三辰也无话可说,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好在他们脚下的是长沙城,这可不是寻常地方州府,而是湖南省城,城墙经过前后几任巡抚修缮加固,不说铜墙铁壁,也差不了多远。
长沙城墙最矮的部分,都有14米,墙基厚度直接超过了10米,墙顶厚度也有6米。
太平军攻打长沙,前后强攻81天,还折了西王萧朝贵,都破不了长沙城防,只能绕道去打益阳和岳州。
由此可见,长沙城墙防御到底有多离谱,便是棺材炸城墙,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轻松炸开的,顶破天了也就炸个坑。
郑源璹把守城任务交给了陈三辰,自己却是没有回到衙门安稳,而是就在城下临时办公署,处理城中大小事务。他只是不会守城打仗,又不是贪生怕死,真贪生怕死,那早就降了。
陈三辰已经脱下了知府官服,换上一身甲衣,挎着把腰刀在来回巡视,明明汉军没有攻城,他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
城外,汉军的民夫正在填埋护城河,几天下来才刚填出几条小道。
清军这边也尝试射箭阻挠,但作用不大,因为没有经过特殊操练,弓箭手大多拉不开弓,能拉开的也射不到人。
陈三辰照例巡视城墙一圈,而后回到城楼,打算观望一下汉军动向,思索接下来的战争态势。
“嗯?那是什么东西?”
陈三辰刚探出头看去,就见到汉军军阵似乎推了什么巨物出现,那巨物怎么有点像是大炮?
怎么可能?
哪有这么大的炮,这个距离下来看,这炮怕是都比红衣大炮要大几倍了。
“不好!”
陈三辰恍然惊觉,但已经来不及了。
“那是什么?”
“好像是大炮!”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炮?”
“这炮该不会是打咱们的吧?”
“娘嘞……”
许多守城兵卒,全都看见了汉军推出来的攻城巨炮,是真的巨炮,比他们城墙上的守城大炮都还要大的多。
硬要说的话,他们的炮就是孙子,人家汉军的巨炮是爷爷,离得那么远都还觉得炮型不小。
不多时,郑源璹也被惊动,匆忙跑上了城墙。
“怎么回事?北枢,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没人理他,所有人都趴在城垛往外头看。
郑源璹皱眉跟着凑上前,一看也给他吓了一跳:“哪来这么大的炮?”
汉军把炮又往前推了推,看得就更直观了,光是推大炮的就有二十多人的民夫,那炮管长度就能抵上他们守城火炮的好几倍,显然都是新铸出来的。
眼看大炮被推到一处土坡停下,周围的民夫全都跑上来挖土填埋固定。
又有好几个穿红衣的汉兵炮手,上前合力调整着炮口方向与仰角。
不用人提醒,陈三辰、郑源璹赶在汉兵填装炮弹前,就带着亲随跑下了城墙。
经过反复测算,汉兵炮手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