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118章 日趋完善

第118章 日趋完善

第118章 日趋完善

桂阳州城拿下,汉军的地盘已经变得很大。

聂宇这次亲率大军,兵分两路南下,一路上攻城略地,地盘直接从开始的两府一州,扩张到了现在的五府二州。

包括基本盘的荆州、澧州、岳州在内,又新据长沙(大部)、衡州(大部)、常德、桂阳州(北部)这湘东半片。

这些土地几乎都是两湖精华膏腴,不是大江大湖大平原,人口多,耕地多,产粮也多,就是盛产银矿铜矿,非常适合采银炼铜铸钱。

两府一州变成五府二州,地盘壮大一倍多,那行政系统也要做出调整。

岳州府仍旧作为大将军府驻地,荆州府作为汉军大本营,仍旧维持汉军内部的“两京”并行模式。

这个“两京”是汉军官吏私下的说法,因为汉军大将军是聂宇,而荆州作为汉军起兵龙兴之地,又是大将军亲爹,汉军的老太爷在管。

荆州战略地位也极为重要,控制了长江中游与江汉平原。

理所当然,荆州成了“陪都”,而岳州则成了“新京”。

听着似乎有些草台班子味道,但至少汉军下面的官吏读书人都是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汉军大势已成,打下长沙以后更是不可阻挡,称王建制、建国定都无非早晚而已。

岳州仍为“新京”,荆州为“陪都”,这是已经内部提前确定好的。

也有官员建议,可以把大将军府先迁到长沙,因为长沙府是湖南的省城。

对于这个建议,聂宇确实有认真考虑过,长沙府占据湘江流域中心,水陆交通发达,地理地势优越,可以说是全省经济军事重镇。

可它同样也太南了,还是新占之地,内部的官员行政班子以及外部的军事系统,都还没来及搭建起来,迁府的问题暂时不用考虑。

经过重新调整规划,汉军辖境新的行政区划如下:

荆州府(陪都),辖管宜都、枝江、松滋、公安、石首、监利、江陵(附郭)六县。

岳州府(新都),辖管华容、临湘、平江、湘阴、巴陵(附郭)五县。

澧州,辖管安乡、安福、石门、慈利、永定五县。其中永定县属于新降,因为常德没了,永定县令自觉应该守不住县城了,便献城投降,汉军地盘推进至龙爪关,与湘西的永顺府隔关相望。

常德府,辖管桃源、龙阳、沅江、武陵(附郭)四县。

长沙府,辖管益阳、宁乡、湘乡、湘潭、浏阳、醴陵、善化(附郭)、长沙(附郭)八县。

衡州府,辖管衡山、安仁、耒阳、常宁、衡阳(附郭)、清泉(附郭)六县。

桂阳州,暂时不辖管任何县,为大将军府直隶州,为后面的采矿铸钱做准备。汉军重新制定的这个行政区划,与清廷的行政区划略有些差异,比如湘阴县就被从长沙划给了岳州,而且长沙、衡州也分别缺了攸县、酃县、茶陵州,桂阳州同样缺了所领的嘉禾、蓝山、临武三县。

这些缺掉的县州地盘,纯粹是地方上也有义军出现,汉军暂时没空搭理他们,索性就先放着不管,让他们自由发挥,也能把当地的地主士绅给慢慢清理干净。

待到汉军消化了手里的地盘,接着再尽出大军,把已经清空地主的地盘拿下来,顺带把那些义军能收编的收编,不能收编的统统驱赶出去,让他们继续去新的地方杀地主抢大户。

几个州府的主官,也都差不多确定了下来。

澧州知州还是他的堂叔聂霖,对方也确实干的还可以,可能做知府还需要继续磨砺,但当个知州倒是尚可。

荆州知府则定为陈兴怀,这既是在于对方已经在荆州辅政官干过了小半年,把荆州府上下打理辅佐的井井有条不说,还能一直为岳州府输送钱粮军需辎重,没出过什么错漏问题。

这才能上确实足够了,至少比他堂叔能力强上许多,再加上这陈兴怀马上就要成为自己大舅子。

荆州府为汉军的基本盘,也是汉军在湖北的唯一后路根基,把持着重要的长江水路,不可能随便就让外人来担任,这陈兴怀却是正好合适了。

而且,这也算是给陈兴怀的一个补偿,岳州府在重新建制分司以后,民政衙归入岳州的大将军府辖管,原来的荆州辅政官也就撤销了。

陈兴怀等于变回白身,给他荆州知府官职,算是变相复职,也是跟陈家说明,大将军府没有把陈家踢出核心圈子的意思,甚至于还让陈家做了汉军龙兴之地的知府。

之后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