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57章 女诫

第257章 女诫

王后的文化造诣都不是很高,写写毛笔字还行,但能把《女诫》写的漂亮肯定不行,还得经过礼部官员的润色。

可就算如此,那也意义非凡,礼部只是负责扩充润色,把粗俗的文章变成文雅,但立意不会改变。

新《女诫》只要一公开宣发,必定会在大汉治下引起轩然大波。因为王后这个一国之母,居然反对女子贞洁大如性命,还鼓励女子抛头露面,孤寡无依的妇女勇敢改嫁,同时反对妇女裹足,认定裹足就是不孝不忠。

这些宣发出来,就连敢于直谏汉王的文臣士子,都得通通偃旗息鼓了。

因为他们是男人,《女诫》的事情他们实在不好去插手,还是要以堂堂仕林正统的身份,去跟大汉的王后辩经。

新《女诫》作为汉王的杀手锏,不在于刑律立法,而在于人心改移,连王后都认为女子贞洁不该大于人命,不该大于天命,那百姓肯定会潜移默化的盲从相信。

如此,《大汉新律》里面有关女子贞洁的律法,自然就没有再争议的必要。

之前会分出轻重两派,甚至分化出比较离谱的第三派,归根结底还是女子贞洁大于性命的儒家传统观念在作祟。

一旦有女子被调戏,哪怕没有被非礼,名声受损之下,也得迫于人言压力,而选择自尽保住所谓贞洁。

如此,本来一件不算太大的刑法案子,直接变成了人命官司。这么一搞,刑部确实不知道该怎么改了,怎么改都会有人不满。

现在,新《女诫》宣发出去,作为源头的百姓观念被改变。那女子被调戏以后,就不会再自尽寻死。

百姓也会认为调戏而已,不会真的有碍贞洁,只要及时报官让官府主持公道就行了。

没有了人命官司,官府在新法的量刑上,就可以适当减轻,不必动不动就流放杀头。

不光是《大汉新律》上的改动,聂宇还由此做出引申,通过王后添写《女诫》,变相鼓励妇女放弃传统的贞洁观念。

大汉的蒸汽纺纱机都已经出现,继续维持传统僵化的男耕女织,女子足不出户,不能与外男接触,不能抛头露面,这种保守到有病的小农经济模式,实在太影响生产力的进步了。

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蒸汽纺纱机的主流群体,肯定还是女子为主。所以女子必须抛头露面,出去为家庭纺纱赚钱,否则蒸汽纺纱机压根推广不动,就更别提什么工业革命了。

对于这样会不会带来不良影响,聂宇完全不担心,因为老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只要能让百姓尝到了甜头,他们马上就会鼓励自己的妻女,天天出去纺纱赚钱。

……

翌日。

汉王对新法的朱批定论,还有王后亲笔的《女诫》添文,一起下发内阁。

内阁众臣看过后,顿时面面相觑。

场面沉默良久,首辅刘骏叹道:“大王这是丢了个大麻烦下来啊!”

顾景摇头:“元辅不必如此,大王显然已经料到了,所以才让王后娘娘写下了这《女诫》新文。《新律》若原来有着争议,那有了《女诫》背书,一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王若愚点头说道:“顾尚书说的不错,《大汉新律》既然是新律,那就势必引起我大汉百姓官民的轩然大波。而大王和娘娘的这部《女诫》,则是恰到好处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有了这《女诫》,那么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姚宏毅也说:“我认为这《女诫》定的很好,别的不说,女子裹足就实为陋习,然百姓愚民、陈腐豪绅,都奉之为圭臬。工部下属商司的官员,曾经在前往徽州走商时,亲眼见过那许多所谓裹足闺秀,着实是病态且不堪入目。而且,这还只是伪清治下,我大汉治下随着百姓日子变好,部分土豪劣绅又开始私下里给女子裹足,还鼓动百姓裹足大雅,简直不成体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