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也是干啥啥不行,战功全靠被逼急的老将明亮舍命去打,这货实际什么事都没干。
嘉庆一开始还觉得,这那彦成挺有本事,而后才看出来,匆忙下旨将其召回,而后又一撸到底。
现在,明亮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病死襄阳,川陕可没有什么能战老将,全靠地方团练武装在硬撑。
如此局势下,嘉庆让不会打仗的那彦成去做川陕总督,不用想都知道后面肯定要糟。
实际上,这货都还在上任路上,川陕就已经先兜不住,炸了!
没办法,嘉庆还是太年轻了,缺少做皇帝该有的沉稳,再加上好不容易掌握了权力,自然想着要上手操作一把。
然后……
嘉庆觉得川陕剿贼太慢,见不到成效,就把陕西巡抚、成都将军这些地方高级将帅官员全都撸掉。
他这撸掉是爽快了,也确实弄下来不少尸位素餐的蛀虫,可川陕地方的军政系统同样被他一波整成了筛子。
先说四川,本来还是稳扎稳打,依靠罗思举为主的团练武装,成功把白莲教堵在了达州,只要再多给些时间就能彻底困杀剿灭白莲教。
结果,成都将军、四川总督双双被革职。
三军主帅就这么没了,清军的指挥中枢陷入瘫痪。
罗思举倒是能打会打,算是草莽出身的四川名将,但他不属于官军系统,就算有四川总督授子的官职,却也严格控制了品级,实打实管千把人都够呛。
而且,乡绅地主组建的团练,战斗力强于官军,尤其是在山地作战时,能甩官军几条街。
这自然引起了四川绿营、八旗的不满,之前还好,有四川总督和成都将军约束调停,还有发放足额粮饷,好互能够稳得住。
可是现在,四川总督和成都将军都被革职,囚车已经在去北京城的路上,四川清军瞬间群龙无首。
团练乡勇和绿营八旗的矛盾日益激化,为了避免最坏的情况,三方将官不约而同采取分散扎营。
团练归团练,绿营归绿营,八旗归八旗。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白莲教又不是傻子,一看围城的清军居然分成了这么多股,还互不沟通,哪还看不明白这是清军自己内部发生了龌龊。
毕竟,此刻被围困达州的白莲教,本就属于不同分路余部,自然能一眼就能看清楚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清军突然就内讧了,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达州城的白莲教已经穷途末路,只要一有机会,他们是真的敢出城拼命。
就在某天夜晚,月黑风高。
达州白莲教悍然发动夜袭突围。
清军猝不及防,只能仓促迎战。
而混在达州白莲教的张正谟,过去几个月早已经摸清了清军战力差异。
四川本地的团练乡勇战力最强,最难打,而绿营则次之,八旗再次之。
于是乎,张正谟趁机率领本部,按照白天印象里的三方大营旗帜,强冲八旗军营。
没有任何意外,清军八旗大败,八旗的溃败,又牵动了四川绿营跟着一起溃败。
绿营、八旗大势已去,罗思举没有丝毫犹豫迟疑,当即率领本部团练乡勇退走。
罗思举能组织团练剿贼,是看中了官府强大,想要建功立业,官府要是不行了,那他也不会有丝毫迟疑。
说到底,罗思举是四川名将,但他也是四川乡绅地主阶级,要站也是站在四川乡绅这边,优先保存自己的实力。
罗思举全身而退,绿营、八旗渍败,达州之围就此解除。
此战,张正谟几乎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张正谟趁此大胜之威,重定白莲教会盟,而后废弃原来“古元真人天王”封号,改称“大汉四川反清大都督”,统领号召四川各路白莲教及反清义军。
张正谟终于学乖了,知道邪教愚弄是成不了事,决心要摆脱白莲教自建根基。
而他自号大汉四川都督,废弃原来白莲教的真人天王封号,自然引起了白莲教各路义军的不满。
对此,张正谟只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分配土地。不要误会,他不是分田给百姓,而是分田给部下老贼军卒,收拢人心。
第二,大摆设宴,邀约各路白莲教义军教首赴宴商谈。而后在席间忽然摔杯为号,一举诛杀其余各路白莲教首,吞并他们的部众。
如此一来一回,旬月之间,达州白莲教就被张正谟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