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落脚之地 > 第七章:买船

第七章:买船

船,年薪六两白银。

这是一只摇桨木制帆船,满载量七十吨,主要在哭河流域载人过渡,船老板经营辛苦,经常修补,盈利微博。

刘悟透的仗义豪爽在牛角镇声名远播,无人不知,且又是耀武扬威马太爷的大红人,考虑片刻后,船老板老何当场答应售卖此帆船。

当天,两人立刻在淬火修理厂达成交易,船归刘悟透。

当晚,‘太上皇’给船起名叫‘淬火号’,今后只运货不载人,一板凳为船长,以前的船老板为舵手。

翌日早晨,刘悟透一板凳老何三人驾驶‘淬火’号帆船去宜昌采购物资,太上皇’顺便把黄金兑换成白银。

停靠在宜昌江边码头,一板凳留守船上,刘悟透与老何去宜昌城中钱庄,准备兑换白银和铜币。走在街头,铁匠突然发现宜昌城出现‘中国通商银行’这新玩意钱庄,就决定偿鲜。

宜昌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交通转运站,商贾汇聚,船只云集。

人生第一次走进银行,询问打听到千足黄金一两可以兑换十四两白银,高兴坏了的‘太上皇’掏出金条给银行经理当面验货,银行经理当场验证后得出结论:全部是合格的千足金,八十七两黄金兑换成一千二百一十八两白银。

银行经理认为这位千足金顾客应该是一位大老板。

银行当场拿出白银交付刘悟透,谨慎的铁匠拿起一个个二两重的银圆宝先放手中掂量观察,突然拿着一个向经理说:“这只银圆宝里掺有半两铅。”

银行经理惊讶,不知所措,他也不知道如何验证,当时中国的平常人不知道铅为何物,便好奇问这位精明的顾客:“你怎么知道这只里面掺有铅?”

“我是开铁匠铺的,从小精通各种金属的冶炼提纯!”铁匠表明身份。

于是,银行经理把刘悟透认为掺假的银圆宝退换,直到刘悟透满意为止。

兑换完后,银行经理想给刘悟透提供贷款,就是有息借钱,问铁匠愿不愿意把兑换的白银放在银行里做抵押,另外可借款高达三千两白银的限额。

“我用自己这颗脑袋抵押能贷款多少银两?”不愿拿手中现金抵押的‘太上皇’突然问了一句。

银行经理不吭声。

急需回牛角镇的‘太上皇’背投一袋银子出门,赶时间去采购物资。

修理厂需要柴油和废弃金属,铁匠铺和新建的玻璃厂需要煤炭和硼酸,七十吨级的‘淬火’号装载满满,准备从宜昌长江码头返航。这时,三艘四千吨级的螺旋桨货轮进港停泊,都来自上海。刘悟透叫停老何,暂时不返航,他要观察这些没有风帆的铁甲庞然大物。

一艘四千吨级的螺旋桨货轮相当于拥有五十七艘‘淬火’帆船的载重量,五十七艘帆船排成一列在哭河上行驶是多么壮观呀!

‘太上皇’心动了,被螺旋桨千吨级货轮吸引,他也想拥有一艘,专门跑四川至上海航线,柴油、煤炭、铁轨、矿石、木材,这些薄利多销的大宗商品走水路运输最划算。

内侄一板凳叫醒痴心妄想的姑丈刘悟透,说要趁天气良好日夜兼程返回牛角镇。

醒悟的‘太上皇’命令启锚开航。

船上的刘悟透彻夜不眠,他对机械结构能过目不忘,一直都在琢磨尊严螺旋桨/柴油发动机/铁甲外壳/探照灯的制造原理,买不起,就自己模仿制造缩小版的。

一个机械创意在脑海萌生:如果给哭河的木制帆船安装小型柴油发动的小型螺旋桨,应该不矛盾。

当‘淬火’号抵达牛角镇瓦罐码头,已是深夜,大家又赶快卸货。未满三十岁的刘悟透精力出奇充沛,三天三夜不眨眼,照样头脑清晰。

卸完货物,‘太上皇’又秉灯对账,明天天亮,就去偿还所有债务。

第二天上午,刘悟透背托一袋银两去还债,挨家挨户对账,他借款时承诺十两白银一年的总利息为一点五两白银。

现在一年未到,‘太上皇’提前还款,并以十两白银二点五两白银的利息偿还。

债主们兴高采烈接受了‘太上皇’的提前还款,不敢相信铁匠的机械修理厂这么赚钱,日进斗金。

最后,刘悟透来到牛角镇衙门寻找马太爷偿还二手机床购买款。

马太爷正在衙门生闷气,当初他带着四个革命党员人头去汉口湖广总督府邀功,准备升官,可革命党人头在半路腐烂变臭。在汉口,总督府接待官员没看见进贡的金银钱财,只看见木匣里的畸形腐臭人头,就把深山的八品小官臭骂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