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唐宫仕女图异闻 > 番外篇 唐代宗李豫的另一种荣耀

番外篇 唐代宗李豫的另一种荣耀

被打得屁滚尿流,六万人成了俘虏,史朝义吓得往北就逃。唐军趁机收复了一大片地方,连那些原本跟着史朝义的将领,像薛嵩啊、张忠志啊,也都投降了。

到了宝应二年,史朝义这家伙彻底没辙了,往北跑到奚、契丹那边,结果半路上被李怀仙给追上,逼得自杀了。李怀仙提着史朝义的人头来投降,这安史之乱,总算是闹腾了八年之后,被平息了。

那时候,群臣们一看李豫这皇帝当得挺有模有样的,就给他上了个尊号,叫“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这尊号,听着就让人觉得威风凛凛。

不过呢,这天下也不总是太平的。宝应元年那会儿,江淮地区的农民们因为被朝廷追债追得喘不过气来,纷纷起义反抗。那些当官的,一个个跟狼似的,搜刮民脂民膏,真是让人看了心寒。 话说在唐朝那会儿,台州临海,就是现在的浙江临海那地界,有个叫袁晁的哥们儿,他一不做二不休,在翁山,咱们现在说的舟山岛上,扯起了起义的大旗。这家伙挺能耐,带着一帮人打下了台州,还自封了个年号叫宝胜,有的说法还叫升国呢。他这一路势如破竹,信州、温州、明州,州州都被他给攻下来了,手下的小弟们加起来都快二十万人了。

就在袁晁闹得欢的时候,江南那边也不消停,歙州,就是今天的安徽歙县,有个叫方清的人,带着一群饿肚子的老百姓也起义了。这一下子,浙东那边就乱套了,起义一个接一个。

朝廷一看这架势,急了眼了,赶紧让镇守临淮,就是现在的江苏盱眙那儿的河南副元帅李光弼带兵去镇压。你别说,这李光弼还真有两把刷子,到了广德元年夏天,浙东的那些起义军就被他打得节节败退,袁晁本人也被逮住杀了,浙东这才算是消停了。

可这边刚按下葫芦,那边又起了瓢。吐蕃那边瞅准机会,开始往咱们大唐的地盘上窜。为了打安史叛军,朝廷把安西、北庭那些地方的军队都召回来了,结果呢,吐蕃就像饿狼一样,一点点往北蚕食,还趁机往内地钻,陕西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的十几个州都被他们给占了。

广德元年九月,吐蕃大军压境,边关的将领们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一遍遍告急,可有个叫程元振的宦官,愣是把这些消息都给压下来了,不报给皇上。到了十月,还有个投降吐蕃的泾州刺史高晖,带着吐蕃军过了邻州,一路烧杀抢掠,奉天、武功(就是现在的陕西武功西北那地儿)都遭了殃,眼瞅着就要打到京城了。

这时候,咱们大唐的中兴名将郭子仪出场了。皇上李豫一听这事儿,吓得赶紧让雍王李适当关内元帅,又把郭子仪请出来当副元帅,镇守咸阳挡敌人。可惜啊,这时候已经晚了,李豫只好跑到陕州去避难,官员百姓们也是跑的跑,藏的藏。

吐蕃人占了长安,还立了个广武王李承宏当皇帝,把府库、集市抢了个精光,房子也给烧了,整个长安城跟被洗劫了一样。还好郭子仪够机智,跟吐蕃人周旋来周旋去,终于把他们给逼走了。李豫这才赶在十二月回到长安,好好奖赏了郭子仪一番。

百官们一看这事儿,都气坏了,说程元振“专权自恣”,耽误了军机大事。李豫一听,立马就把程元振给革职了,打发他回老家,后来还把他流放到江陵去了。

再说说朔方节度使、大宁郡王仆固怀恩,这家伙在安史之乱里可是立了大功的,跟叛军打了上百仗,家里死了四十六口人。结果呢,平乱之后却被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和宦官骆奉先给欺负了,有苦说不出。他一生气,就在广德元年派他儿子仆固玚去打辛云京。李豫一看这架势,想招抚仆固怀恩,结果没成。后来听了刑部尚书颜真卿的建议,派了在朔方待了很久的郭子仪去招抚朔方军将。仆固玚虽然打败了辛云京,但在榆次那儿被挡住了,这事儿才算是告一段落。 话说在公元765年的那个秋天,永泰元年九月的时候,有个叫仆固怀恩的家伙,他突然放出风声,说皇帝李豫已经归西了。然后,他就纠集了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这些部落,总共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长安杀来,说是要从华阴一路冲到蓝田,直接拿下长安。这消息一传开,整个京城都慌了神。李豫一看这架势,赶紧把郭子仪这位老将给召了回来,让他驻守在长安北面的泾阳,准备迎战。

可巧不巧,仆固怀恩这家伙还没等到跟郭子仪正面交锋呢,就在军中暴病身亡了。这下,郭子仪可不含糊,他三言两语就说服了回纥部落,跟唐军联手,一起在灵武台西原跟吐蕃大军干了一仗。结果,吐蕃大军被打得落花流水,五万颗人头落地,还有上万人被活捉。郭子仪还从吐蕃手里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