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化学性肝损伤 。二萜类化合物如瓦松醇等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其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4.3 多糖类成分
昨叶何草中含有多糖类成分,这些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等作用。研究发现,昨叶何草多糖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 。同时,多糖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多糖的结构和组成较为复杂,其生物活性与多糖的结构、分子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4.4 其他成分
除上述成分外,昨叶何草还含有有机酸、甾体类化合物、挥发油等成分。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等,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甾体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调节激素水平、抗炎等。挥发油中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具有特殊的气味,可能具有抗菌、驱虫等作用 。这些成分相互协同,共同发挥昨叶何草的药用功效。
五、昨叶何草的药理作用研究
5.1 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昨叶何草提取物具有显着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研究表明,昨叶何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类成分是其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通过提供氢原子或电子,与自由基结合,从而清除自由基。多糖类成分则可以通过激活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等,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
5.2 抗炎作用
炎症是机体对各种损伤因素的一种防御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的发生。昨叶何草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活化。研究发现,昨叶何草提取物能够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 -a(tnf -a)、白细胞介素 - 6(il - 6)等炎症介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核因子 -kb(nf -k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nf -k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炎症介质的基因表达调控 。
5.3 抗菌作用
昨叶何草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在抗菌药物研发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研究表明,昨叶何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抗菌作用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等成分可能是其抗菌的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与细菌细胞壁的成分结合,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挥发油则可以通过影响细菌的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
5.4 抗肿瘤作用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寻找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昨叶何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研究表明,齐墩果酸、熊果酸等三萜类化合物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周期等有关 。此外,昨叶何草提取物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肿瘤细胞的转移潜能 。
5.5 其他药理作用
除上述药理作用外,昨叶何草还具有一定的保肝、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研究表明,昨叶何草提取物能够减轻化学性肝损伤,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和解毒功能 。在降血脂方面,昨叶何草提取物能够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的含量 。在降血糖方面,昨叶何草中的多糖类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
六、昨叶何草的临床应用研究
6.1 传统方剂中的应用
在传统方剂中,昨叶何草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如《圣济总录》中的瓦松散,由瓦松、槐花等药物组成,用于治疗大便下血 。《本草汇言》中的瓦松膏,以瓦松为主要成分,配伍黄连、黄柏等药物,用于治疗热毒疮疡 。这些传统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