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化合物等。其中,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等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有机酸如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等,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甾体类化合物如β - 谷甾醇、豆甾醇等,在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成分相互协同,共同构成了白芷丰富的药用价值。
(二)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白芷具有显着的解热镇痛作用。研究表明,白芷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等成分能够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的合成和释放,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发挥解热作用。同时,这些成分还能作用于神经系统,提高痛阈值,减轻疼痛感觉。在临床实践中,常将白芷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等疼痛性疾病。例如,在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时,常将白芷与金银花、连翘、薄荷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解热镇痛的效果。在治疗牙痛时,可将白芷研成粉末,直接涂抹在疼痛部位,或与石膏、细辛等药物配伍煎汤服用,能有效缓解牙痛症状。
抗炎抗菌:白芷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菌活性。其所含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挥发油等成分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研究发现,白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白芷还能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在治疗皮肤炎症、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疾病时,白芷常被应用。例如,在治疗痤疮、湿疹等皮肤炎症性疾病时,可将白芷提取物制成外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