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百草杂谈 > 第106章 桂枝

第106章 桂枝

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自由基的过度积累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衰老、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桂枝中的黄酮类、多酚类等成分可以通过提供氢原子或电子的方式,与自由基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研究发现,桂枝提取物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

六、桂枝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

(一)与麻黄配伍

桂枝与麻黄是经典的配伍组合,常用于治疗风寒表实证。麻黄善于开腠理、透毛窍,发汗解表之力较强,为发汗之峻剂;桂枝则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其发汗之力较缓,但能助麻黄发汗解表。二者配伍,相须为用,可增强发汗解表之功,使风寒之邪从表而解。如《伤寒论》中的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方中麻黄与桂枝配伍,一宣一散,开腠理,透毛窍,使表邪得解,肺气宣畅,诸症自除。

(二)与芍药配伍

桂枝与芍药的配伍是调和营卫的关键组合。桂枝辛温,能解肌发表,助卫阳;芍药酸苦微寒,能敛阴和营,益阴血。二者配伍,一散一收,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共奏调和营卫之功。在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等量配伍,通过调和营卫,使人体阴阳达到平衡,从而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此外,这种配伍还常用于治疗多种因营卫不和导致的杂病,如自汗、盗汗等,通过调整营卫气血的关系,达到治疗目的。

(三)与茯苓配伍

桂枝与茯苓配伍常用于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方剂中。茯苓甘淡渗利,能利水渗湿,健脾补中;桂枝辛温,可温通阳气,助茯苓利水之力,又能化气行水,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如《伤寒论》中的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症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方中茯苓与桂枝配伍,温阳化饮,健脾利水,使水饮之邪得以蠲除,阳气得以恢复。这种配伍在治疗水肿、痰饮等病症中应用广泛,通过温阳利水的作用机制,改善水液代谢失常的状态。

(四)与甘草配伍

桂枝与甘草配伍在方剂中具有重要意义。甘草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桂枝与甘草配伍,甘草既能助桂枝辛甘化阳,以温通心阳,又能缓和桂枝的辛散之性,使药力持久。如《伤寒论》中的桂枝甘草汤,仅由桂枝、甘草两味药组成,主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方中桂枝用量倍于甘草,以桂枝温通心阳,甘草益气和中,二者配伍,共奏温通心阳之功。这种配伍在许多方剂中应用,通过调和药性,增强方剂的整体疗效。

七、桂枝的临床应用

(一)治疗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

在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桂枝常被应用于风寒感冒的证型。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导致卫气被遏,营卫失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桂枝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可使风寒之邪从表而解。对于轻度的风寒感冒,可单用桂枝适量,加生姜、大枣煎服,以发散风寒,调和营卫。若症状较重,常与其他解表药物如麻黄、荆芥、防风等配伍使用,增强发汗解表之力。在一些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中,如感冒清热颗粒等,也含有桂枝成分,通过其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缓解感冒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二)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常因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桂枝具有温通心阳、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在治疗冠心病的方剂中常被应用。如瓜蒌薤白桂枝汤,由瓜蒌、薤白、桂枝、白酒等组成,可通阳散结,祛痰下气,用于治疗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等症状。桂枝在方中温通心阳,与其他药物配伍,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缓解胸痛等症状。临床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加用含有桂枝的中药方剂,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电图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心律失常:对于一些因心阳不足导致的心律失常,桂枝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心阳不足,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可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桂枝与甘草配伍,如桂枝甘草汤,可温通心阳,缓解心悸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常根据患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