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卿在白虎和众人的开导下从开始的心如死灰,每天只是浑浑噩噩的慢慢的平复下来。三个月后,易子卿身上的外伤也已经痊愈。为了不让易子卿呆在山洞中心中烦闷,每日几人轮流将他送往山顶看日出日落,风起云涌。这天,易子卿躺在山顶,现在已是秋冬交接之际,山顶上的树叶凋零。枯叶一片片的飘落。易子卿看着飘落的枯叶,忽然想起了庄子的一句话:“无所可损,亦无所可得,损得同一也”。秋天的枯叶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但是这种失去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树叶的脱落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死亡,而是为了新生命积蓄力量。枯叶回归大地,化为泥土,滋养着新的增长。对于得失,顺其自然,才能找到真正的平衡人生也是如此,唯有学会放下,才能迎接新的可能。不应患得患失。这就是道家“不执”的智慧。道家的“无为”不是放弃行动,而是顺其自然,从每次得失中寻找契机,如同飘落的枯叶一样接受变化,将其看作成长蜕变的一部分。想到此处,易子卿的眼中也恢复了神采。逐渐明亮了许多。
随后的日子里,易子卿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每日早早醒来,心中先默诵几遍《道德经》,虽然现在不能修行,但是并不妨碍易子卿对“大道”的感悟。道家“无”的第一层境界顺其自然,不妄为,不干预自然大道的运行。看着春去冬来,寒来暑往,时光变换。展现得失之道。失去并非终结,而是循环和重生。我们经历的每一次的事,都是生命的馈赠。放下执着,顺应变化在得失之间找到内心的宁静。一年以后,还是易子卿躺在山顶上,在何瑶怡几人看来身体却发出了一股飘逸的,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的感觉。此时的易子卿正顺应了《道德经》提到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时,易子卿的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体内又恢复了勃勃生机。虽然还只能躺着不能修为。但是易子卿的经脉也由枯萎中慢慢恢复。这些变化别人看不出来,但是易子卿却能深刻的感受到。只是经过一年多的卧床不起,易子卿早已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几人也看到了易子卿又恢复以前的那种淡然的状态。心中也是暗暗欣喜。白虎看到易子卿的变化,也是在心中暗道:“这小家伙,说不定真的能带来奇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