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咋才回来啊?为了等你,我都在家住好几天了。`7*k′a¢n-s¨h!u*w,u+.!c¢o.m¨”
来的是三红,开口就埋怨上了。
“找我啥事?”
“哥,当初说好了的,你不会忘了吧?”
李天明苦笑:“还惦记着进城呢?”
本以为生了孩子,三红也该消停了,谁知道这丫头还没打消进城的念头。
“我妈说的,等孩子生下来就不管我了。”
“进屋说吧!”
李天明心里清楚,三红的性子执拗,认准了的事,撞了南墙都不回头。
他就算劝阻也没用,就算他不帮忙,这丫头说不定啥时候就自己跑城里去。
“三红来啦!”
“嫂子,小四儿睡了?”
“刚放下,找你哥有事?”
宋晓雨说着,看向了李天明,显然她也猜到了三红这会儿过来的目的。
孩子都拴不住三红的心,他们做哥嫂的劝也没用。
“你先说说,进城打算干点儿啥?”
关于这个问题,三红还真考虑过了。
“哥,咱们村做的方便面在城里买得那么火,我干这个咋样?”
批发零售,这倒是个路子。
三红上一世真正把事业做大,就是在县城里搞自行车专卖,进入新世纪之后,又开始做电动车的代理。
现在想搞方便面的批发零售,路子都是一样的。
“和学振商量了吗?”
“他都听我的!”
李天明知道,三红这是铁了心要去外面闯一闯。
“孩子咋办?”
三红的孩子还没过百天呢。
“我婆婆给我带,等我在城里站住脚,再把孩子接过去,以后……让孩子在城里上学。/6/1-墈′书/旺~ *哽+欣?蕞+哙·”
嚯!
有这个想法本身就不简单。
现如今农村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不怎么重视。
有本事往上考,家里就供,考不上就回来种地。
不做睁眼瞎,就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了。
三红能想到让孩子去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倒是让李天明刮目相看。
“你有打算就好,这样吧,我明天去海城,先看看能不能给你解决住的问题,你想要做生意,总不能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总得有个店面,还有就是……光卖方便面不行,还得有其他的东西,我再去物资局看看,给你找个进货的渠道。”
谁让李天明是做大哥的呢,家里这些弟弟妹妹有事找到他,他没法不上心。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三红终于笑了。
“我就知道,哥一定帮我。”
“少来这一套,做生意没你想的那么容易,你得做好了吃苦都准备。”
“我不怕吃苦,哥,你放心,路是我自己选的,再苦再难,我也能咬牙坚持下去。”
得偿所愿,三红兴高采烈的走了。
“天明,我还真挺佩服三红的,供销社的工作那么好,她说不完就不要了。”
如果换作宋晓雨的话,她能安安分分的在供销社干一辈子。
“这丫头心野,以后少不了要栽跟头。”
“你呢?”
要说心野,这么多兄弟姐妹中,还有谁比李天明的心更野。
要不然村里的养殖场、果木园、蔬菜大棚,还有村口那一大片厂房是咋来的。
“我?我不一样,三红是闷头闷脑的乱闯,我是……谋定而后动!”
说着,看向了躺在小被窝里呼呼大睡的小四儿。^8′1~k!s.w?.^c!o?m¢
“老闺女睡得挺实啊!”
多年的夫妻,宋晓雨还不知道李天明在打什么哑迷。
“东屋今天没烧炕!”
“没事,我火力壮!”
宋晓雨白了嬉皮笑脸的李天明一眼。
“贫死你!”
东屋的灯亮了一下,很快又熄灭了。
转天,李天明吃过早饭又出了门,开车直奔海城。
先去了钢铁厂找孙立,要给三红在海城安个家,这事也就孙立能办。
“这还不容易,厂里原先在和平里有一片平房,是给职工的福利房,后来盖了楼,搬走了一部分,还有些空置的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