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学名张好古 > 第三八三章 周口店到京城的路修好了

第三八三章 周口店到京城的路修好了

在交通方面,周口店到青园的道路正在稳步建设中,路面每天都在不断延伸,逐渐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p,o?m_o\z/h-a′i·.?c~o^m.而军户集到青园的水泥路也正式动工,这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

此外,工科学院的招生工作也进展顺利,很快就招满了学生。这些学生中不仅有举人身份的,还有许多秀才,他们都对工程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当然,学院也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同样敞开大门,只要他们愿意学习,就会给予机会。不过,这些特殊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兼修文化课,以确保全面发展。

炼铁厂的铁轨依旧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着,仿佛没有尽头一般。而与此同时,张好古却突发奇想,他让王徴将自行车的轱辘换成铁制的,并按照火车车轮的样式绘制出详细的图纸交给他。

王徴对这个要求感到十分诧异,他觉得张好古这样做简直就是在打断他原本的工作进展。然而,张好古却耐心地解释道:“这其实也是自行车的一部分啊,而且它还能在铁轨上行走呢!”接着,他详细地向王徴阐述了这种铁轮自行车与铁轨配合使用的种种好处。

王徴听后,稍作思考,突然间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这种创新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自行车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还能让它在特定的轨道上行驶,从而开辟出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于是,他立刻放下了之前的不满,全身心地投入到制作铁轮的工作中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向周口店和军户集这两个地方。周口店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如今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十来万人口的小镇。人口的增加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繁荣,尤其是建筑业。张好古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他迅速成立了两个建筑工程队,承接各种建筑项目。由于业务繁忙,工期都被排得满满当当。

面对如此火热的市场需求,张好古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再成立一个建筑工程队,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并进一步推动当地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时间来到了四月份,就在水泥路施工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一个更为庞大的工程——铁路建设,也悄然拉开了帷幕。′w^a~n!g`l′i\s.o′n¢g\.+c·o^m·与水泥路不同,铁路的建设需要极高的精度和专业技术,这对张好古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铁路动工初期,张好古亲自坐镇施工现场,事必躬亲,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不仅要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与此同时,王徴也不时地参与其中,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铁轨在工人们的努力下,一寸一寸地向前延伸着。每铺设一段铁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测量和校准,以保证轨道的平整度和准确性。然而,修建铁路并非易事,其中最大的困难便是原材料的供应。

大明缺铁,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尽管周口店和军户集的炼铁厂日夜不停地生产,但所产出的铁除了用于制造武器外,几乎都被张好古拿去铺路了。这无疑给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让张好古承担了极大的风险。

大臣们对张好古的这一举动几乎都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仅会耗费大量的资源,还可能导致国家的缺铁问题更加严重。然而,在这群人中,也有一些头脑较为清醒的人,他们看到了张好古所做之事背后的潜在利益。

毕竟,张好古之前所成立的那些工厂,无一不是赚得盆满钵满,利润爆棚。这些人深知张好古的行事风格,他绝对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比如说崇祯帝和徐光启,他们对张好古的了解可谓是相当深刻。他们都知道张好古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所以对于他这次的举动,虽然心中有些疑虑,但还是选择静观其变。

看着张好古把那么多铁铺在地上,还有那些堆积如山的木头,崇祯帝心中不由得一阵肉疼。他实在想不明白,张好古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些铁和木头可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啊!

有时候,崇祯帝甚至都想直接出面制止张好古,让他停止这种浪费行为。但是,理智告诉他,张好古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而且以张好古的能力,说不定真能创造出什么奇迹来。

所以,尽管心中有些不舍,崇祯帝还是决定继续观察下去,看看张好古到底要如何利用这些资源。

五月的中旬,周口店到青园的水泥路终于铺完了。.q!i`s`h′e\n/x·s..!c,o_m·

张好古便抽空去了京城,在朝会上提出让皇帝亲自去剪彩并体验一下路面,同时在下朝的时候也邀请了自己的老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